🌟【四季魔法课堂】让孩子在自然中”触摸”时间的秘密!✨
嗨,亲爱的幼教伙伴们!我是爱带孩子”野”的Lily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套让3-6岁孩子用五感丈量四季的沉浸式教学方案,连北师大霍力岩教授都点赞的”自然教育法”哦!🎄🌱
▌ 一、春之觉醒——启动五感雷达(建议3-4月进行)
✅ 感官炸弹:
• 把放大镜变成”魔法镜”,带孩子们发现树皮下蠕动的甲虫幼虫(安全观察)
• 蒙眼触摸不同质感的树叶/花瓣,玩”猜猜我是谁”
• 录制”春天的声音”:鸟鸣/融雪/踩水坑声
🖌️ 延伸活动:
东京大学佐伯胖教授推崇的”自然笔记”法——用可水洗颜料拓印树皮纹理,每周固定树木拍摄对比照,制作《我家门口会长大的树》手工书
▌ 二、夏之交响——变身自然艺术家(5-8月)
🌻 创意风暴:
• “光影捕手”:用彩纸剪出不同形状,观察阳光穿透后的色彩变幻
• 自制”气味地图”:收集薄荷/艾草等香草制作嗅觉瓶
• 雨后在水泥地创作”自然印章画”(树叶/石子当工具)
💡 专家技巧:
参照瑞吉欧方案教学,建立”季节百宝箱”:分设温度计、色卡、标本袋等工具区,孩子可自主选择观察工具
▌ 三、秋之密码—— STEM自然探索(9-11月)
🔍 科学游戏:
- “落叶运动会”:比较不同树叶的下落速度
- “种子旅行家”:用放大镜观察苍耳/蒲公英的传播结构
- 制作简易日晷记录秋分前后影子变化
📊 数据记录:
设计《秋日侦探手册》记录表,包含温度/落叶颜色/收集的果实数量等栏目,培养量化思维
▌ 四、冬之诗篇——温情自然体验(12-2月)
⛄️ 暖心设计:
• “会呼吸的树枝”:给树木缠上毛线”围巾”,观察冰晶形成
• 制作”冬日声音地图”(踩雪声/树枝断裂声)
• 用冷冻鲜花/浆果创作冰灯
⚠️ 安全提示:
北京三幼王艳云园长特别提醒:冬季户外需准备”温暖三件套”——便携坐垫、保温水壶、可替换手套
🌟 终极秘籍:
建立”四季时光胶囊”!每个季节收集代表性自然物(如春天的柳絮、夏蝉蜕壳),到毕业季做成回忆立体书~
记得收藏这份实践指南哦!下次户外活动时,不妨试试这些能让孩子们尖叫的创意~你有哪些独家四季活动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和我碰撞灵感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