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的问题,我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一线实践经验,给出这个”三维九步”成长方案:
🌟 一、理论奠基维度(专业底座的打造)
- 沉浸式阅读:
- 必读经典:朱家雄教授的《幼儿园课程论》+华爱华教授的《幼儿游戏理论》
- 推荐每月精读1篇《学前教育研究》期刊论文
建议建立”理论便签本”,用便利贴记录关键观点贴在教案本上 - 专题研习:
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建议教师建立”问题银行”,把日常困惑转化为研究课题
例如可以从”幼儿冲突介入时机”这类微观问题入手研究 - 专家连线: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推出的”云端教研共同体”值得参与
可重点关注”安吉游戏”推广专家们的线上工作坊
🎯 二、实践锤炼维度(教学智慧的生成)
- 镜头式观察:
深圳名师王微丽提倡”三镜头法”:
• 广角镜:记录全体幼儿行为模式
• 显微镜:聚焦个别幼儿学习轨迹
• 回放镜:用视频反复分析教学片段 - 游戏化改造:
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做法,尝试:
• 把集体教学活动改造成游戏闯关任务
• 将生活环节设计成角色体验游戏
(比如用”太空午餐任务”改善进餐习惯) - 反思日记:
南京鼓楼幼儿园崔利玲园长建议采用”1+1+1″格式:
今天最成功的1个教育行为
最值得改进的1个教学环节
明天要尝试的1个新策略
🚀 三、协同发展维度(成长共同体的构建)
- 跨园所教研:
借鉴日本”保育参観”制度,每学期至少:
• 2次异龄班观察
• 1次跨园所跟岗
建议组建3-5人的”成长合伙人”小组 - 数字化赋能:
推荐这些实用工具:
• 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幼儿发展评价
• 通过”优师教研”获取最新活动设计
• 用”讯飞听见”自动转写教学实录 - 成果凝练:
成都十六幼余琳园长的经验:
• 每月制作1个”微课程故事”短视频
• 每学期建立自己的”经典案例库”
• 尝试将实践成果写成教育小论文
特别提醒:最近教育部新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强调,教师要掌握”观察-分析-支持”的金三角能力。建议老师们可以:
• 每周专门做30分钟纯观察记录
• 使用”学习故事”评价法
• 建立幼儿成长电子档案袋
培养建议时间轴:
│晨间│观察记录15分钟
│午休│阅读专业文章20分钟
│离园│撰写反思日志10分钟
│周末│参加线上培训2小时
│月末│整理典型案例1个
记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话:”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像树的年轮,每一圈实践都能让教育的年轮更加丰盈。”从今天开始,选择3个最想突破的方面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吧!
(需要某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比如如何写观察记录或设计游戏化课程,可以告诉我您的具体需求,我会提供更详细的模板和案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