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中组织跨年龄幼儿共同完成科学科普微电影,可以这样操作:
🌟【分龄协作·阶梯式任务设计】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鹰架理论”,建议:
- 大班(5-6岁)担任”小小导演”:负责故事框架搭建(如用绘画设计分镜)
- 中班(4-5岁)作为”实验专员”:操作简单科学现象拍摄(如彩虹糖溶解实验)
- 小班(3-4岁)当”特效助手”:用身体模仿自然现象(转圈扮演龙卷风等)
🎬【差异化拍摄技巧】
借鉴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提出的”三分三合”策略:
- 分镜头:按能力切割30秒微镜头(大班解说/中班演示/小班互动)
- 合主题:用统一道具串联(如所有实验都用”魔法师探秘”情境)
- 分工具:大班用平板电脑拍摄,中小班使用安全放大镜等观察道具
🔧【支持性材料准备】
推荐北京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李岩园长的”材料三阶法”:
- 基础包:安全拍摄设备(如防摔手机支架)
- 进阶包:可视化科学道具(色卡、声波可视化仪)
- 创意包:角色扮演服装(科学家白大褂/动物头饰)
💡【教学彩蛋】
可加入”幼儿配音黑科技”:使用”亲听听”APP(专为幼儿开发的配音软件),让不同年龄孩子分段录制画外音,自动合成连贯解说。
📈【效果评估】
采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发布的”三维评价量表”:
- 社会性发展(大班指导行为频次)
- 认知突破(中小班提问质量变化)
- 艺术表达(集体创作中的创意亮点)
案例:上海宋庆龄幼儿园混龄组拍摄的《蚂蚁城堡》微电影,大班设计蚁穴图纸,中班用乐高搭建,小班扮演蚂蚁运输,最终获得全国幼儿科学影像奖。
这样的设计既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又能让每个年龄段幼儿都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成功体验。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