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保教新思路】如何让兴趣特长成为孩子成长的”超能力”?✨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想和各位老师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在杭州某省一级幼儿园,大班的轩轩小朋友因为痴迷恐龙,老师特意设计了”恐龙探险家”主题月——从测量恐龙脚印(数学)、制作化石(艺术)、到辩论”霸王龙是不是好爸爸”(语言),这个”小古生物学家”不仅自己成为班级知识王,还带动了整个班的探究热情!
🌟 兴趣特长教学的黄金三原则 🌟
- “雷达扫描式”观察法(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推崇)
- 建议每周设置2个”自由探索时段”,用手机快速记录孩子持续15分钟以上的自发游戏内容
- 案例:深圳实验幼儿园通过”游戏故事墙”发现3个孩子持续一周都在搭建”太空站”
- “脚手架”拓展策略(参照Vygotsky最近发展区理论)
- 将原始兴趣分解为:核心元素(如恐龙→古生物)+可拓展维度(测量/故事/艺术)
- 实操:为喜欢汽车的孩子设计”车轮上的数学”(比较车型长度)、”交通安全小剧场”(社会性发展)
- “跨界融合”课程设计(借鉴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
- 模板:兴趣点×五大领域=个性化课程网络
- 范例(绘画特长孩子):
✔️ 科学:混色实验→色彩温度计
✔️ 语言:绘本创作《会说话的颜料》
✔️ 社会:策划班级画展邀请函
📌 关键实施技巧(来自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团队):
• 设置”兴趣发现周”:投放开放材料观察孩子选择模式
• 建立”特长资源库”:按STEM分类整理孩子特长档案
• 采用”1+N”指导法:1项核心特长+N个关联领域渗透
💡 创新活动锦囊 💡
- 【音乐小天才】改编《蔬菜歌》→创作”乐器家族歌”
- 【积木达人】”建筑大师”项目:测量→设计→搭建→改进(全程照片记录)
- 【自然观察者】”树叶侦探”游戏:分类/拓印/叶绿素实验
记住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话:”最好的教育不是点燃火炬,而是发现火种。”当我们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指南针,用孩子的兴趣作导航图,每个教学活动都能成为惊奇的探险!
老师们不妨试试明天晨间谈话时,用”我注意到…”句式开启与孩子的兴趣对话,相信会有惊喜发现!如果实施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欢迎随时与我探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