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在幼儿园覆盖率快速扩张的当下,教育质量评估就像一把”金钥匙”,而幼儿教师正是掌握这把钥匙的关键人物。(引用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观点:教师是质量评估的第一责任人)
以下是我总结的”三位一体”参与路径,很多示范园都在这样操作:
🌟 第一重身份:数据采集员(基础版)
• 建立”观察日志+手机云记录”双轨制
(推荐上海思南路幼儿园的”随手评”小程序)
• 重点采集: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时刻(参考华爱华教授的”游戏观察三要素”)
• 每月用”三色贴纸法”标记班级环境使用情况
🎯 第二重身份:解读分析师(进阶版)
• 参与”评估工作坊”学习解读数据
(深圳实验幼儿园的”数据扑克”游戏很实用)
• 用”儿童发展雷达图”做横向对比
• 在教研会上演示”班级质量微报告”
(可借鉴安吉幼儿园的”1页纸汇报”模式)
🚀 第三重身份:改进设计师(高配版)
• 发起”质量改进微项目”
(如杭州娃哈哈幼儿园的”5分钟优化行动”)
• 设计”看得见的成长”墙面互动系统
• 组建跨班级”质量提升联盟”
💡 创新做法推荐:
- “质量漂流本”:教师轮流记录评估趣事
- “星巴克式评估会”:在轻松氛围中研讨数据
- “抖音式复盘”:用15秒视频记录改进效果
记住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说过:”真正的质量评估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建议从每天3次”评估快照”开始(晨间接待、自主游戏、离园整理),逐步培养评估自觉性。
最新动态:南京实验幼儿园正在试验”教师评估师”资格认证制度,值得关注!您觉得哪种参与方式最适合您园所现状?可以聊聊具体实施难点~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