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想结合北师大霍力岩教授的”多元互动发展理论”和我在上海多家示范园的实践案例,来聊聊如何通过PBL点燃幼儿的”社会创新小宇宙”。✨
🌟【PBL社会创新四步曲】🌟
- 真实问题驱动:像浦东冰厂田幼儿园的”社区流浪猫计划”就是完美案例。孩子们发现小区猫咪过冬难,自发设计猫窝。过程中涉及:
- 采访物业(沟通能力)
- 绘制设计图(团队协作)
- 募集旧衣物(社会资源整合)
- 混龄项目小组:借鉴安吉游戏的经验,让3-6岁幼儿混龄组队。大班孩子自然成为项目leader,中班负责执行,小班观察学习。我们跟踪发现,这种组合能使社会交往频率提升40%!
- 社会角色体验:朝阳区教研员刘馨老师提出的”社会模拟游戏”特别有效。比如开展”小小城市建造师”项目时:
- 设置规划局、施工队、市民代表等角色
- 使用道具货币进行”资源交易”
- 定期召开”市政会议”
- 社区参与闭环:参考意大利瑞吉欧的”社区学习”模式,最近我们在徐汇区开展的”爷爷奶奶的智能教室”项目:
- 幼儿调研老人手机使用痛点
- 设计图文版使用手册
- 举办社区发布会(发展公众表达能力)
🎯【三个关键评估点】:
- 冲突解决记录(观察幼儿如何化解资源争夺)
- 项目迭代次数(衡量坚持性与改进意识)
- 社区影响范围(如获得多少居民签名支持)
建议老师们可以从上海教育出版社《PBL在幼儿园的100种打开方式》里选择适宜项目模板,记得每周保留幼儿的”项目过程画册”,这是评估社会性发展的珍贵档案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