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让我们像拆礼物一样,一层层打开这个STEAM教育的宝藏盒子~
🎨【艺术手工×科学启蒙的魔法配方】🎵
根据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Resnick教授提出的”4P学习法”,低龄幼儿的STEAM活动要兼顾Projects(项目)、Passion(热情)、Peers(同伴)和Play(游戏)。音乐盒项目完美符合这四大要素!
🌟 分步实施指南(3-6岁适用):
1️⃣ 科学启蒙阶段 – “会唱歌的机关”(20min)
▸ 像北师大王工教授建议的”现象教学法”,先让孩子摇动不同材质铃铛(金属/木质/塑料),用《感官探索记录表》比较声音差异
▸ 示范齿轮传动:使用乐高齿轮组,让孩子观察”大齿轮转1圈,小齿轮转几圈?”(数理启蒙)
▸ 引入”振动产生声音”概念:在鼓面撒彩盐,敲击观察盐粒跳舞(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可视化音波”方案)
2️⃣ 艺术创作阶段 – “我的梦想音乐盒”(30min)
▸ 提供多元材料组合:
- 自然材料(松果/贝壳可做打击部件)
- 回收材料(酸奶盒做共振腔)
- 美工材料(亮片胶水绘制音高视觉图谱)
▸ 借鉴瑞吉欧方案教学,鼓励孩子用”设计思维记录本”画三版草图
3️⃣ 工程建构阶段(25min)
▸ 分难度层级提供组件:
★基础版:预制齿轮组+可调琴弦
★★进阶版:自选发声元件(铃铛/橡皮筋/钢片)
★★★挑战版:设计互动机关(如转动向日葵触发风铃)
4️⃣ 跨学科延伸(课后)
- 数学:用贴纸标记齿轮齿数
- 语言:创编《音乐盒奇遇记》故事
- 社会:设置”音乐盒博览会”展览角
🎯 专家支持:
借鉴了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交响式学习”理论,每个制作环节都包含:
① 操作体验(Hands-on)
② 同伴解说(Peer-talk)
③ 教师引导(Scaffolding)
💡 创新点:
- 声学可视化:在盒内悬挂彩带,发声时观察振动幅度
- 多感官反馈:不同音高对应不同颜色LED灯(哈佛Gardner多元智能理论应用)
- 过程性评价:使用”STEAM成长花瓣图”记录各领域发展
记得上海思南路幼儿园的王莉园长分享过:”好的STEAM活动就像彩虹糖,孩子尝到的是甜蜜的趣味,我们看到的是五育的融合。”这个音乐盒项目正是这样的实践典范呢!
需要具体教案或材料清单的话,我准备了根据不同年龄段细分的3套方案,老师们想要哪套可以告诉我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