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在幼儿园的角色扮演区,孩子们因为”我要当医生””我也要当”而争抢角色的场景简直太常见了。作为深耕幼教15年的老师,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藏着3个关键教育契机呢!(竖起三根手指)
记得上周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示范园观察时,李园长就分享了一个特别棒的案例:他们班的”小医院”游戏区采用”角色轮换制”,每个角色都配有可视化计时器(手机计时投影到墙面那种),孩子们自己就能看到”还剩几分钟换岗”。这个方法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游戏观察指导”理念。
具体可以这样做:
- 道具前置法(拿出一个自制转盘)
“看!这是我们班王老师发明的’角色幸运盘’,把全班孩子名字做成可拆卸磁贴。转盘指针停在哪里,就由那个小朋友先选角色。”这种随机分配方式既公平又有游戏性,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专委会郑名教授特别推荐过。 - 角色扩容术(展示一张照片)
这是我参观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时拍到的——他们把”厨师”角色细分成:点心师、烧烤师、沙拉师…通过增加角色变体来化解矛盾。这符合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提出的”游戏角色动态生成”理论。 - 情绪疏导三步曲(模仿孩子蹲下的动作)
当冲突已经发生时,记住这个口诀:
“说感受→给选择→想办法”
比如:”老师知道你也想当公主(共情),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等10分钟换装,要么我们一起创造个新角色?(掏出亮片发卡)比如魔法公主的妹妹?”
特别提醒:可以准备”角色预约表”配合小闹钟使用,孩子们自己登记想体验的角色。广州幼师附属幼儿园的林培淼老师研究发现,这种方法能培养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
最后分享个小妙招:在角色箱里放些空白头饰和徽章,鼓励孩子创造新角色。上个月我们班就诞生了”宇宙奶茶员””恐龙美容师”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新职业呢!(眨眨眼)
记住哦,好的角色游戏不是没有冲突,而是把每次冲突都变成社会性学习的珍贵机会!你们班最近角色游戏时发生过什么有趣的矛盾吗?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