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作为深耕特殊教育15年的幼教人,真的要为残障儿童打造”量身定制”的教育环境,需要像搭积木一样层层推进。前几天我刚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家王雁教授交流过这个议题,她提出的”三维支持系统”特别值得借鉴。(推了推眼镜,拿出工作笔记)
🔍 第一层:物理环境的”无障碍魔法”
• 空间改造要像乐高玩具般灵活:可调节高度的洗手台、带触觉引导的走廊(参考日本藤幼儿园的设计)
• 教具配备遵循”三三制”原则:30%通用教具+30%特殊教具+40%可变式教具
• 去年我们在朝阳区某园实践时,为视障儿童设计了会发声的彩色积木,孩子们通过声音辨色,效果超赞!
👩🏫 第二层:师资队伍的”超级变变变”
• 建议采用”1+1+N”的师资配置:1名主班教师+1名特教助理+N名资源教师(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成功案例)
• 每月要进行”影子培训”:普通教师和特教教师互相跟岗学习(掏出手机展示培训视频)
• 记得华东师大周念丽教授说过:”特教不是少数人的专业,而是每位幼师的必修课”
🎯 第三层:课程设计的”百宝箱策略”
• 开发”3D课程”:Daily(日常)+Different(差异)+Dream(梦想)
• 实施”彩虹评估法”:用7种颜色记录孩子不同领域的发展(展示自制的评估手册)
• 像我们最近在做的”感官花园”项目,自闭症儿童参与率提升了60%呢!
💡 特别提醒三个”关键期干预”:
- 入园前3个月的适应期(建立安全感)
- 每学期第6周的提升期(捕捉最近发展区)
- 毕业前3个月的衔接期(做好升学准备)
(突然兴奋地打开平板)给你们看个超感人的案例:去年有个听障宝宝,我们通过”舞蹈数学课”(用手语节奏学数概念),现在都能当小老师啦!✨
记住哦,教育公平不是把每个孩子变成一样,而是让不同的花朵都能绽放!最近出版的《特殊幼儿融合教育指南》里有很多实用技巧,强烈推荐大家读读看~(从包里掏出做满笔记的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