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实践者,我特别理解老师们在开展STEAM项目时的困惑。让我们用”未来世界”科幻画项目为例,谈谈如何用”四阶魔法”点燃幼儿的创意火花。(掏出记录多年实践的工作手册)
✨ 第一阶段:未来种子培育期(1周)
建议采用”未来盲盒”游戏化导入:准备5个神秘盒子,放入磁悬浮玩具、可降解材料等未来科技物品。像北京海淀区蓝天幼儿园王园长分享的案例那样,让孩子们通过触摸猜测用途,记录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3D笔比魔法棒还神奇!”上周我在朝阳区观摩时,中班的朵朵这样惊呼。
🎨 第二阶段:创想孵化器(2-3天)
推荐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
- “未来问题墙”:借鉴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问题树”理论,用便利贴收集幼儿困惑(如”汽车会不会长出翅膀?”)
- “创意拼贴站”:准备废旧电子产品零件、荧光颜料等,像深圳实验幼儿园那样打造材料超市
👥 第三阶段:协作创作期(重点!)
这里分享个成功公式:异质分组×角色扮演×可视化分工
• 按”建筑家+故事家+色彩师”角色分工(参考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游戏化分组”理论)
• 使用”动画分镜法”:把画纸分成9宫格,每个小组负责不同时空段落
上周我在上海徐汇区示范时,孩子们用智能贴纸做出的”会呼吸的房子”让督导组专家连连称赞
🛸 第四阶段:未来博览会(成果展示)
建议打造沉浸式展览:
- AR技术展示:扫描画作呈现立体效果(如杭州西湖区学前教育数字化的做法)
- “小小策展人”活动:幼儿自制讲解二维码
记得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说过:”项目成果要成为新的课程生长点”。我们可以在展厅设置”未来创想收集箱”,持续生成新主题
💡 三个关键注意事项:
- 科技适度原则: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保持70%传统材料+30%科技元素
- 差异支架策略:为不同能力幼儿提供”创意锦囊”(图形提示卡/问题引导条)
- 过程性评价:使用我在《幼儿教育》期刊上发表的”三维评价表”(创意度、合作度、故事性)
最近在指导天津和平区的项目时,大班孩子们用智能导电颜料创作的”会说话的太空城市”在市级比赛中获奖。记住,好的项目就像乐高,要给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和适时的支持。需要具体某环节的教案或材料清单,我随时可以分享更多实操干货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