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最近我刚在杭州观摩了一场”户外写生成长档案”的专题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的华爱华教授特别强调:”过程性记录不是简单的作品收集,而是要捕捉孩子与自然对话的全过程。”让我用三个超实用的”镜头法”帮你轻松搞定这个记录难题~
✨ 【第一镜头:行为捕捉仪】
拿起你的手机/平板这样做:
- 连续拍摄3段30秒短视频:
- 选材镜头(孩子盯着蒲公英看的样子)
- 创作镜头(小手沾满颜料在画板上涂抹)
- 互动镜头(突然跑去摸树皮又跑回来改画)
小贴士:南京实验幼儿园徐雯园长建议每段视频配一句”画外音记录”,比如:”桐桐说’蒲公英在跳舞,我要画它转圈圈'”
🎨 【第二镜头:色彩密码本】
准备个掌心大小的速记本:
√ 用荧光笔标注观察时间(如”9:15-9:30晨光时段”)
√ 三联记录法:
左栏:使用的颜色(土黄+草绿+意外出现的咖啡渍)
中栏:运笔特征(由轻到重的螺旋线)
右栏:语言记录(”老师!大树在和我玩捉迷藏!”)
案例: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王园长分享过,她们用这种办法发现了某个自闭症儿童通过颜色变化表达情绪的规律
📊 【第三镜头:魔法评估轴】
做个酷炫的折叠式评估表:
- 纵向维度(贴便利贴就行):
🌱 观察力(是否注意到光影变化)
✋ 表现力(把风的感觉画成波浪线)
💭 联想力(说云朵像棉花糖) - 横向进度条:
用不同颜色贴纸标注发展轨迹(如粉色贴纸=初次尝试,星星贴纸=突破表现)
💡 超级彩蛋:深圳莲花二村的吴慧良老师发明了”自然创作二维码”——把作品照片+过程视频+童言稚语生成二维码贴在档案里,扫一扫就能看到立体记录!
记住哦~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说过:”好的艺术档案应该像一部绘本,翻开就能听见孩子成长的声音。”下次户外写生,不妨试试给孩子发个”自然侦探徽章”,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你最好的记录素材!
最后安利你一个小妙招:用烤箱烘干几片树叶当书签,让孩子在背面画迷你写生,这可是最生动的立体档案呢!(≧∇≦)ノ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