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干货】让兴趣闪光!手把手教你打造”会说话”的成长档案✨
作为深耕幼教20年的教研员,我发现很多老师记录成长档案时容易陷入”流水账困境”。今天结合华东师大周念丽教授的”三维观察法”和北京槐柏树幼儿园的实践案例,分享几个让档案”活起来”的妙招:
📌 一、捕捉兴趣的”魔法时刻”(关键点记录法)
✔️ 案例:中班幼儿小宇连续3天在建构区尝试搭”斜拉桥”
✅ 我的记录公式:
【日期+环境】”3.12 积木区自由游戏时间”
【行为描述】”将KT板剪成桥面,用毛线做拉索,第4次调整角度后成功立住”
【发展解读】”展现持续探究精神(学习品质)、对物理平衡的初步认知(科学领域)”
💡 小技巧:手机随时拍短视频,配语音备忘录更方便哦!
🎨 二、让材料”开口说话”(多元载体记录)
北京丰台一幼的做法超有创意:
1️⃣ “我的发现日记”:让孩子用图画+教师文字注解
2️⃣ “宝贝语音箱”:录音孩子讲解作品的过程
3️⃣ “伙伴观察卡”:请其他小朋友写/画观察笔记
✨ 真实案例:大班”蚕宝宝计划”中,孩子们自创的”饲养员值班表”成了珍贵的过程性记录
📊 三、成长看得见(评价支架设计)
借鉴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雷达图评价法”:
- 兴趣专注度(持续时间/重复次数)
- 策略丰富性(使用材料/求助方式)
- 成果创造性(作品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
- 社会性发展(合作/分享行为)
🔍 四、专业工具推荐(提质增效)
- 《学习故事》评价体系(新西兰)
- 华东师大”幼儿发展观察评估系统”
- 自主开发的”兴趣追踪二维码”(扫码即可看活动全过程)
💬 李季湄教授曾说:”成长档案应该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导航图。”建议每月做1次”档案分享会”,让孩子自己选取最骄傲的记录片段,你会发现他们的叙事能力超乎想象!
📆 实践作业:下周尝试用”5-3-1″法则记录:
5张典型照片 + 3段行为描述 + 1个发展分析
老师们有具体案例需要分析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选取典型案例做深度解读~ ✨
幼儿园过程性评价 #幼儿观察记录 #生成课程 #教师专业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