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实践者,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曾说的:”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材料是儿童的文字。”针对配套支持不足的困境,我结合北京、上海多所幼儿园的实践经验,给出以下创新解决方案:
一、低成本材料改造四部曲(参考广州市荔湾区幼儿园王园长的”百变纸箱”项目)
- 家庭资源包计划:发动家长收集矿泉水瓶盖(数学分类)、旧布料(角色扮演)、快递纸箱(建构游戏)
- 自然材料妙用:参照南京鹤琴幼儿园张俊教授团队的做法,用落叶做拓印、树枝拼造型、石子玩数独
- 一物多玩指南:如一条丝巾可作披风(角色游戏)、小河(体育游戏)、乌云(科学实验)
- 材料组合公式:纸杯+吸管=传声筒,纸盘+橡皮筋=简易弦乐器
二、游戏空间动态规划法(借鉴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副园长的”移动式区角”)
• 走廊变身:利用晨间入园时间开展”走廊跳格子”数学游戏
• 午睡床折叠:下午3点后展开成”桌面足球”竞技场
• 墙面魔术贴:随时更换为故事剧场背景或操作墙
三、师资培训的3E模式(参照北师大冯晓霞教授的教师发展理论)
- Exchange经验互换:每周二”游戏创想15分钟”沙龙
- Exploration探索实践:每月一个低成本游戏研发课题
- Empowerment能力激活:建立”游戏材料银行”共享系统
四、家长资源的”三化”开发(学习上海中福会幼儿园的游戏共同体理念)
• 专业化:邀请医生家长指导”小医院”角色游戏
• 生活化:请厨师家长传授面团创意玩法
• 课程化:将祖辈的民间游戏改编为教学资源
特别推荐浙江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主任的建议:”当资源有限时,孩子反而能发展出更丰富的游戏创意。”我曾观察到孩子们用6个奶粉罐和2块木板,自主开发出跨越语言、科学、社会多个领域的整合性游戏。
给年轻教师的实践锦囊:
- 记录本随身带:随时捕捉孩子的”哇时刻”游戏创意
- 建立”游戏创生日记”:按”原始材料-儿童行为-发展价值”三栏记录
- 实施”1+1+1″计划:每周1次废旧材料探索日+1个传统游戏创新玩+1个家长资源引入
记住李季湄教授的话:”好游戏不在花钱多,而在教师慧眼多。”您有什么特别想开发的游戏类型?我们可以一起头脑风暴更多具体方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