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生态种植区规划指南:让自然成为孩子的第三位老师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曾参与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自然教育”课题研究),我认为生态种植区是幼儿园最生动的自然教室。以下是结合意大利瑞吉欧”环境第三教师”理念和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规划方案:
一、选址的3大黄金法则(参考上海荷花池幼儿园自然区案例)
- 日照条件:选择每日能获得4-6小时光照的南向区域
- 排水系统:采用同济大学景观系推荐的”海绵地块”设计,铺设30cm砾石层
- 安全动线:距离主体建筑不超过50米,路径宽度≥1.2米(方便儿童推工具车)
二、分龄种植空间设计(借鉴南京鹤琴幼儿园经验)
• 托小班:1.2m×1.2m 抬升式种植箱(高度40cm)
种植建议:感官植物如薄荷(触觉)、金盏菊(视觉)、草莓(味觉)
• 中班:L型种植带(宽度60cm)
搭配建议:豌豆+向日葵(观察共生关系)
• 大班:自流平式螺旋花园(直径2m)
推荐种植:香草园(迷迭香、百里香)+可食用花卉
三、生态系统的5要素搭建(参考日本藤幼儿园设计理念)
- 分解者区:透明蚯蚓塔+落叶堆肥箱
- 传粉者驿站:种植蜜源植物(马利筋、薰衣草)
- 雨水收集:安装儿童可操作的汲水装置
- 微型气候:利用陶罐墙创造温差区
- 生物走廊:连接种植区与沙水区的生态步道
四、教学支持系统(采用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低结构-高互动”原则)
• 观察记录站:配备放大镜支架、生长测量尺
• 问题墙:设置”植物急诊室”互动板块
• 工具区:按蒙氏教具标准陈列儿童尺寸工具
特别提醒:广州幼师附属幼儿园的跟踪研究表明,有效的生态种植区应满足”三可”标准:可接触(80%植物允许触摸)、可改变(30%区域支持儿童改造)、可延续(四季轮作系统)。
建议参考书目:
- 《与幼儿一起发现自然》(美国幼教协会推荐)
- 李季湄《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幼教生态实验室”,每周三更新种植区课程案例)需要某类植物的具体种植方案或相关教学活动设计,可以进一步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