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让我们来看看如何把幼儿园变成小小的”联合国”~ 🌍✨
首先分享一个经典案例:北京某国际幼儿园的”世界厨房”项目。孩子们通过制作各国特色点心,不仅学会了揉面团,更理解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真谛。(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的观点:项目式学习是最自然的跨文化教育载体)
🌟 实操四部曲:
- 文化情境创设
建议在班级布置”文化探索角”:比如投放俄罗斯套娃、非洲鼓、中国结等实物。深圳某幼儿园通过”漂流绘本”活动,让孩子们传阅各国经典绘本,效果奇佳! - 体验式项目设计
• 小班(3-4岁):”你好世界”打招呼游戏(设计不同语言的问候卡)
• 中班(4-5岁):”环球美食节”(家长参与制作特色小吃)
• 大班(5-6岁):”国际邮局”角色区(模拟寄送跨国明信片) - 深度学习引导技巧
- 提问艺术:”你觉得印度小朋友为什么用手吃饭?”
- 比较探究:”中国龙和西方龙有什么不同?”
- 共情培养:”如果你是新来的外国小朋友…”
- 家园协同策略
建议每月举办”家长文化工作坊”(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特别强调家庭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 特别提醒:
避免文化刻板印象!不要简单地说”法国人都爱面包”,而要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可以借鉴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的”文化拼图”理论,帮助幼儿建立立体认知。
最近我们在上海浦东的实践发现,结合数字技术效果更佳:比如用AR技术让传统服饰”活起来”,孩子们通过平板电脑就能看到各国服装的3D展示。
记住李季湄教授的话:”跨文化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心灵的对话。”让我们从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包容、理解的种子吧! 🌱
各位老师尝试过哪些有趣的跨文化活动?欢迎在评论区晒出你的创意~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