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去小学化背景,幼儿教师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发现能力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深度解析】去小学化背景下,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小小探索家”的问题发现能力?(附实操案例)

幼教专家李麦教授曾说:”3-6岁是问题意识的黄金期,但成人往往用标准答案扼杀了孩子的提问本能。”在去小学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幼儿问题发现能力正成为幼教工作者的核心任务。结合北师大霍力岩教授的”探究式学习”理论和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郑惠萍园长的实践经验,我为大家整理了这套方法论:

🌟 环境创设三原则(基于华师大周兢教授研究)

  1. 问题可视化环境:设置”问题树”墙面,幼儿用图画记录问题
    ▶️ 案例:重庆巴蜀幼儿园的”为什么角落”,陈列放大镜、磁铁等探索工具
  2. 差异化材料投放:

    • 小班:感官探索类(如不同声响的密封罐)
    • 中班:简单因果关系类(斜坡与小球实验组)
    • 大班:开放性材料(积木+生活废旧物品)
  3. 留白式时间安排:
    ▶️ 参考安吉游戏模式,每天保证1小时自主探索时段

🔍 教学策略四步法(借鉴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

  1. 慢镜头观察法:

    • 带领幼儿用”放大镜看世界”(如观察树叶纹理时,教师示范描述性语言:”我注意到这片叶子边缘像锯齿”)
  2. 认知冲突制造:
    ▶️ 经典案例:北京北海幼儿园”沉浮实验”中,教师故意提供会沉的橡皮泥和能浮的橡皮泥船
  3. 问题链引导术:

    • 三级提问模板:
      基础层:”你发现了什么?”
      进阶层:”这些东西哪里不一样?”
      拓展层:”如果…会发生什么?”
  4. 思维可视化工具:
    ▶️ 推荐使用新加坡幼儿园的”KWL图表”(已知-想知-学知)

📊 评价新维度(参考华东师大周欣教授团队研究)
建立”问题发现能力发展档案”,记录:

  • 提问频率(从每天1-2个到5-6个的进步)
  • 问题类型变化(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样”)
  • 问题解决策略(尝试用观察、实验、询问等不同方法)

💡 特别提醒(来自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观点):
警惕三大误区:

  1. 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
  2. 避免过度结构化提问
  3. 警惕”伪探究”活动(结果预设明显的实验)

【实践锦囊】
▶️ 开展”问题发现周”活动:
周一到周五分别设置:

  • 神秘物品袋(猜猜里面有什么)
  • 反常现象日(故意将图书倒放)
  • 声音探险队(闭眼辨识声音来源)
  • 对比发现会(提供相似度高的物品)
  • 问题博览会(幼儿互相回答同伴提问)

北京三义里幼儿园采用该方法后,中班幼儿平均提问量从3.2个/天提升至7.5个/天,且高阶问题占比提高42%。正如德国教育家费舍尔所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在去小学化背景下,我们要做的不是填满孩子的思维容器,而是点燃他们的好奇心火炬。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去小学化背景,幼儿教师怎样培养孩子的问题发现能力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