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幼儿教师的启蒙之道:如何为孩子打开认识世界的窗
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行的今天,幼儿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回归教育本质,做幼儿认识世界的引路人。作为资深幼教专家,我认为这不仅是责任,更是难得的机遇。
一、理解新时代幼儿教育的本质转向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冯晓霞教授指出:”‘双减’不是简单地减量,而是重构教育生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在幼儿阶段,这种转向尤为关键。
世界认知的三个维度:
- 直接经验:通过感官体验获取一手认知
- 间接经验:通过图书、视频等方式获取二手认知
- 社交互动:在与他人互动中构建认知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这正是指导我们工作的金句。
二、基于”5E”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我建议采用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 BSCS )开发的”5E”教学模式,但要根据幼儿特点进行改良:
1. 吸引(Engage)
- 自然探索袋:准备装有放大镜、标本盒等工具的小袋子
- 问题墙:创设”我想知道…”的主题墙(如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做法)
- 奇妙发现角:每周变换主题展示(贝壳、种子等)
2. 探索(Explore)
- 混龄探索日:每月一次大中小班共同探索(参考安吉游戏模式)
- 微型项目学习:2-3天的短期探究(如”影子为什么会变”)
- 感官日记:鼓励幼儿用涂鸦记录发现
3. 解释(Explain)
- 童言稚语分享会:给每个孩子表达机会
- 教师智慧点拨:用比喻解释复杂概念(如”云朵就像天空的棉花糖”)
- 专家视频连线: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简短视频讲解
4. 延伸(Elaborate)
- 家庭探索任务:设计亲子共探的小任务
- 社区资源利用:超市、邮局等实地参访
- 跨领域联结:将科学发现与艺术表达结合
5. 评价(Evaluate)
- 成长档案袋:记录孩子的探索历程
- 表征作品展:通过绘画、手工等评估理解程度
- 观察评估表:采用《幼儿学习故事》评估法
三、创新活动设计:以”小小城市探索者”为例
活动目标:
- 认识社区功能与角色
- 培养观察与表达能力
- 建立初步社会意识
实施步骤:
-
前期准备(1周)
- 制作”探索地图”(简笔画版社区地图)
- 准备记录工具(相机、录音笔、画板)
- 安全教育培训(角色扮演如何寻求帮助)
-
实地探索(半天)
- 分组走访不同场所(超市、邮局、公园等)
- 完成”发现任务卡”(如:找出5种不同颜色的商品)
- 采访工作人员(预设简单问题)
-
回顾分享(2天)
- 制作探索展板(照片+幼儿解说词)
- 角色扮演游戏”我是小店主”
- 绘制”理想社区”集体作品
南京实验幼儿园园长章丽曾分享过类似案例,结果显示这种体验式学习能显著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四、关键注意事项
- 安全第一:任何外出活动必须确保1:3的师生比,提前踩点
- 尊重差异:提供多种参与方式(观察、操作、讲述等)
- 家园共育:通过”探索日志”让家长了解并延伸学习
- 教师角色:做”敏感的观察者”和”智慧的引导者”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强调:”幼儿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儿童探索的同行者。”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更应以专业和爱心,为孩子们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培养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积极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发现者。
这份职业的神圣之处,正在于我们在孩子心灵播下的每一粒种子,都可能在未来长成参天大树。让我们携手,做孩子认识世界的专业引路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