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随着学前教育立法的推进,我们幼儿教师作为法规执行的第一线实践者,必须主动参与监督与评估工作。让我用”四个角色定位”来具体说明:
- 【法规落地的”质检员”】
建议每位教师建立”法规实施观察日志”,就像华东师大周念丽教授说的:”教师要做法规执行的显微镜”。可以记录: - 每日活动中是否符合《草案》第X条保教结合要求
- 每周对照法规进行自评(参考李季湄教授设计的《幼儿园法规实施检核表》)
- 每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如:户外活动时长是否达标)
- 【问题反馈的”传感器”】
借鉴深圳市莲花二村幼儿园的经验,可以:
✓ 创建”法规意见直通车”信箱
✓ 在教研会上设置”法规大家谈”环节
✓ 使用”优师教研”APP的立法讨论专区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就在通过这些渠道收集基层意见) - 【评估创新的”实验员”】
推荐尝试这些方法:
• 开发”儿童视角”评估工具(如用绘画表达对幼儿园新变化的感受)
• 设计”家长参与的法规知晓度”测评游戏
• 运用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首创的”三色预警”评估机制 - 【专业发声的”传播者”】
建议: - 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举办的立法研讨会
- 在自媒体用vlog记录法规实施故事(可参考抖音幼教达人”王老师”的#法治守护童年系列)
- 联合高校研究者开展行动研究(如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团队的园所合作项目)
特别提醒:现在就要开始建立个人”法规成长档案”,记录参与监督评估的过程性资料,这既是专业发展的见证,未来也可能成为重要的研究素材。
正如东北师大姚伟教授所说:”好的学前教育法不是在办公室里写出来的,而是在千万个幼儿园教室里实践出来的。”我们每位教师的日常观察、专业判断和建设性意见,都是完善法规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石。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