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到了当前幼教改革中最具前瞻性的评价方式!让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 杭州某幼儿园的”小蜗牛观察日记”(大班)
张华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传统评价中总被贴上”动作慢”标签的童童,在使用学习故事法后,教师发现了令人惊喜的细节:
“今天童童花了28分钟观察蚂蚁搬家,他用树枝为蚂蚁搭了3座不同高度的’桥’,当看到蚂蚁选择最平稳的那座时,他开心地拍手说:’我知道它们喜欢安全的路!'”
一、学习故事法的三维护航体系(借鉴新西兰教育学家Margaret Carr的”5R”模型):
- 识别(Recognizing)引擎
- 捕捉”哇时刻”:像摄影师一样记录幼儿的100种语言
- 案例:上海特级教师徐则民提出的”三秒钟原则”——快速记录关键行为片段
- 回应(Responding)导航
- 建立”发展脚手架”矩阵:
√ 即时性回应(如眼神互动)
√ 延展性回应(投放新材料)
√ 系统性回应(调整课程计划) - 北京北海幼儿园的”问题漂流瓶”实践
- 反思(Reflecting)雷达
- 使用”三棱镜反思法”:
镜面1:幼儿学到了什么?
镜面2:我的支持有效吗?
镜面3:下一个成长台阶在哪?
二、落地实施的四个创新工具(结合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鹰架理论”):
- “魔法放大镜”观察表:
- 聚焦5个关键维度:坚持性、创造性、互动性、好奇心、反思能力
- 儿童成长云档案:
- 采用”二维码+短视频”动态记录(深圳实验幼儿园的创新做法)
- 学习故事扑克牌:
- 将典型案例制成游戏卡牌用于教研(南京鹤琴幼儿园研发)
- 家长协同手册:
- 设计”家庭哇时刻”记录页(参考日本藤幼儿园模式)
三、特别提醒三个实践要点:
- 警惕”甜蜜陷阱”:避免仅记录成功时刻(李季湄教授提醒)
- 把握”最近混乱区”:在幼儿挣扎时给予适当支持(借鉴维果茨基理论)
- 建立”学习共同体”:每月与同事互评3个学习故事
▌最新实践方向(来自2024国际幼教峰会):
- 结合AI技术进行多模态分析(如表情识别、动作追踪)
- 开发”学习故事数字画像”系统
- 推广”反思型教师成长工作坊”
建议您尝试本周重点观察1个孩子,用”5行笔记法”(行为-动机-发展-疑问-策略)记录,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需要具体模板可以随时找我领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