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让我们像调制一杯营养丰富的”科学奶昔”一样,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特质充分混合搅拌~( ̄▽ ̄)~*
✨【混龄教育的黄金法则】✨
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说过:”混龄不是简单的年龄叠加,而是教育能量的乘积效应。”在科学主题亲子营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 科学探索三段式设计(借鉴蒙台梭利混龄理念):
1⃣️ 小班(3-4岁):感官探索者
- 设计”彩虹水滴实验室”(李跃儿芭学园经典活动)
- 亲子任务:用滴管观察颜色混合
- 发展重点:基础观察+简单记录
2⃣️ 中班(4-5岁):现象发现者
- 开展”气球火箭发射赛”(参考北京三色幼稚园STEM课程)
- 亲子挑战:变量控制(气球大小/绳子长度)
- 发展重点:对比实验+初步推理
3⃣️ 大班(5-6岁):问题解决者
- 组织”桥梁工程师”项目(融合安吉游戏理念)
- 亲子合作:用报纸搭建承重结构
- 发展重点:工程设计+团队协作
🎯 混龄互动四大策略(来自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的实践):
- 阶梯式提问法:
“小蚂蚁(小班)找找有多少种叶子?”
“长颈鹿(中班)说说叶子为什么不同?”
“大象(大班)想想怎么分类最科学?” - 角色漂流制:
像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那样设置:
🔧 工具管理员(大班)
📸 记录观察员(中班)
🎁 材料传递员(小班) - 家庭科学站:
借鉴南京鹤琴幼儿园”1+1+X”模式:
1个大班孩子带1个中班孩子+X个小班孩子
完成”影子剧场”探究项目 - 成果展示台:
采用香港耀中幼教部的”三级展示法”:
👶 小班:科学现象照片墙
👧 中班:实验过程流程图
👦 大班:研究结论海报展
💡 特别提醒(来自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研究):
• 材料准备要呈现3种难度梯度
• 教师指导语需区分”描述性语言”(对小班)和”推理性语言”(对大班)
• 预留15%的自由探索时间让异龄幼儿自发互动
最后送上我在成都观摩过的超棒案例🎁:
一个”泡泡研究所”亲子营中,教师安排:
- 小班亲子:用不同形状工具吹泡泡
- 中班亲子:调配最佳泡泡液配方
- 大班亲子:测量泡泡持续时间
最后全体合作完成”泡泡交响曲”表演,完美诠释了混龄教育的魔力!
记得收藏这份指南哦~下期我们可以聊聊”如何用TAPS模式评估混龄科学活动”,想听的老师扣1❤️ #混龄教育 #科学探究 #亲子活动设计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