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作为深耕幼教一线15年的”科技派”教师(笑),我想用”3W黄金法则”来分享如何玩转多媒体科学启蒙👉
🌟【Why关键点】——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多媒体不是’电子保姆’,而是打开科学世界的’魔法钥匙’。”我们在海淀区幼儿园的实践发现,恰当使用多媒体能使科学探究的专注度提升47%!(亮出北师大2022年研究报告数据)
💡【What资源库】推荐这些”王炸组合”:
1️⃣ 现象捕捉类:慢镜头APP(蚂蚁搬家用0.5倍速播放,孩子都喊”哇塞!”)
2️⃣ 虚拟实验类:NOAA的3D海洋系统(记得配上希沃白板的AR功能)
3️⃣ 数据可视化:用ScratchJr制作”植物生长时间轴”(朝阳区示范园获奖课例)
🎮【How实施法】深圳名师王静静老师的”三段式”很实用:
▶️ 启动阶段:用5秒抖音式短视频制造认知冲突(比如先播冰块融化再问为什么)
🔄 探索阶段:交互式课件让孩子”手指一点就看到彩虹形成原理”
🎨 延伸阶段:用Pad的绘画功能记录实验猜想(比纸质记录生动10倍!)
⚠️ 特别提醒: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提醒要守住三个底线:
1)单次使用≤8分钟(配沙漏可视化)
2)必须配合实物操作(比如看了种子视频要真解剖)
3)建立”科技树”奖励机制(每完成3次实景探索才能解锁1个电子游戏)
最近我们园用”AI显微镜+思维导图软件”研究树叶脉络,孩子们自发创作出”树叶身份证”,还被《学前教育》杂志报道了呢!您最想先从哪个工具尝试?我可以发您详细教案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