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在当下学前教育赛道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普惠园的品牌建设确实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突破口。作为深耕幼教行业15年的专家,我想分享几个”既叫好又叫座”的实战策略:
🌟 核心观点先行:普惠园品牌升级的”黄金三角模型”=专业内涵(70%)+特色表达(20%)+情感连接(10%)
一、深耕专业内核打造”硬实力”
- 课程体系升级(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
建议采用”基础课程+特色模块”模式: - 基础课程严格对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特色模块可引入:
√ STEAM项目(如广州某园用”彩虹水循环”项目获家长好评)
√ 非遗文化体验(参考成都十六幼的川剧课程)
√ 生活教育课程(借鉴上海荷花池幼儿园的”小当家”系统) - 教师专业发展”三个一工程”
- 每日1次教学反思(可参考李季湄教授的反思日记模板)
- 每周1次教研活动(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的”三阶教研法”值得学习)
- 每月1次家长工作坊(北京丰台二幼的”家长成长学院”模式)
二、构建差异化视觉识别系统
- 环境创设”三个看得见”原则:
- 看得见儿童痕迹(作品展示墙+过程性记录)
- 看得见教育价值(杭州娃哈哈幼儿园的”会说话的墙面”)
- 看得见园所特色(如南京鹤琴幼儿园的陈鹤琴教育思想长廊)
- 新媒体传播矩阵搭建:
建议内容产出比例: - 40%幼儿成长实录(附专业解读)
- 30%科学育儿干货(可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等专家背书)
- 20%园所动态
- 10%热点回应(如”双减”政策解读)
三、建立情感共鸣的沟通策略
- 家长沟通”三化”改造:
- 服务可视化(参考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晨检四部曲”标准化流程)
- 反馈即时化(使用”班级优化大师”等家园共育App)
- 参与深度化(开展”家长助教日””课程共建会”)
- 社区资源联动:
典型案例: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早教服务点”项目,每周六向社区开放亲子活动,年度新增生源提升37%。
💡 特别提醒:品牌建设要避免三个误区
- 盲目跟风”高端化”(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特别强调普惠园要立足本位)
- 过度包装宣传(会导致期待值管理失衡)
- 忽视教职工品牌意识培养(建议开展全员品牌培训)
最后分享个真实案例:郑州某城区普惠园通过打造”传统文化+现代绘本”特色课程体系,配合”童声电台””节气厨房”等特色活动,两年内报名预约人数翻了三倍,还获得了当地”最具创新力幼儿园”称号。
记住:普惠园的品牌建设不是追求”高大上”,而是要用专业赢得信任,用特色创造记忆点,用温度建立连接。需要具体某方面的实施方案,我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