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这个”宝藏式”的教学思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大自然这个”免费的超五星级教室”,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户外教学模式。(竖起大拇指)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去年在南京鼓楼幼儿园,李娟园长带领老师们开展的”二十四节气自然课程”,让孩子们在梧桐树下感受落叶的触感、在操场上用树枝拼搭几何图形,这个项目还获得了江苏省精品课程一等奖呢!(眼睛发亮)
🟢【分龄段实施策略】一定要Mark住!
1️⃣ 托小班(2-3岁):
- 感官唤醒游戏:像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倡导的”多感官体验”,可以带孩子们摸树皮的纹路(触觉)、闻青草香(嗅觉)、听风吹树叶(听觉)
- 自然材料涂鸦:用石头摆造型、树叶拓印,培养观察力
2️⃣ 中班(4-5岁):
- 项目式学习:比如北京三色幼儿园的王莉老师开发的”蚂蚁搬家”课程,孩子们追踪蚂蚁路线、搭建”昆虫旅馆”
- 自然数学:用松果学数数、用树枝比长短
3️⃣ 大班(5-6岁):
- STEAM探索:像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推行的”雨水收集系统”,孩子们设计导流装置
- 冒险教育:适度挑战性的山坡攀爬、平衡木游戏
🔵【超实用实施锦囊】现在掏出我的”秘籍本”:
- 天气转换表(新点子!)
制作可视化图表,比如: - 晴天:光影绘画、彩虹泡泡
- 雨天:踩水坑测深度、听雨滴交响曲
- 刮风:自制风向标、风筝原理探究
- 低成本教具DIY(兴奋地比划)
- 矿泉水瓶改造成”昆虫观察器”
- 快递箱变身”自然物分类箱”
- 旧床单做成”植物拓印布”
- 安全防护三件套(严肃表情)
- 医疗包(创可贴+消毒棉签)
- 应急联系卡(塑封防水)
- 危险预演(用绘本《11只猫做苦工》进行安全教育)
🟣【特别提醒】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说过:”自然教育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要让现代儿童与自然建立新型关系。”所以要注意:
- 每次户外教学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 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展示我的《户外活动安全检查表》模板)
- 善用记录工具:建议使用”形色”APP识别植物,”小打卡”记录成长档案
最后分享个妙招:我们团队最近研发的”自然教育五感箱”(掏出样品),把不同材质的自然物分装在小格子里,特别适合过渡环节使用。期待大家都能成为”会魔法的自然教师”!(开心地手舞足蹈)
大家有什么创新做法?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交流呀~(比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