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评价法:让幼儿园教学研究”活”起来的新西兰密码】✍️🌱
最近在观察某省级示范园时,发现老师们的观察记录本上写着:”小班幼儿乐乐搭建积木时总推倒重建——建构技能不足”。这种”问题导向”的评价方式,正是新西兰学者Margaret Carr提出的”学习故事”评价法要颠覆的!
🌟 学习故事评价法的三维魔力:
1️⃣ 观察记录:不是找短板,而是发现”哇时刻”(Wow Moment)
- 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采用”注意-识别-回应”三步骤记录,教师对幼儿发展的敏感度提升47%
- 案例:同样的建构游戏,学习故事会记录:”乐乐尝试了6种不同地基搭建法,展现出惊人的试错精神和空间推理能力”
2️⃣ 动态评估:把评价变成连续剧
- 北师大冯晓霞教授提出”发展显微镜”理论:通过系列故事捕捉学习轨迹
- 实操TIP:为每个幼儿建立电子故事集,扫码即可查看发展图谱(杭州西湖区某园已实践)
3️⃣ 教研转化:让故事成为园本教研的”活标本”
- 深圳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凌建议用”故事拼图法”:将同类故事横向对比,发现教学优化点
- 实例:某园通过30个”沙水区故事”分析,重新调整了材料投放梯度
📊 实证数据说话:
新西兰教育部追踪研究显示,采用该方法的幼儿园:
- 教师专业反思频次增加2.3倍
- 个性化教学方案匹配度提高65%
- 家园共育满意度提升至89%
🛠️ 落地工具箱:
- “三镜记录法”(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 故事二维码墙(扫码听教师叙事)
- 儿童会议:邀请幼儿参与故事解读(南京鹤琴幼儿园创新做法)
💡 特别提醒:
避免陷入”漂亮流水账”误区!华东师大周念丽教授强调:”每个故事都要有分析透镜,比如用《指南》对标解读,或结合皮亚杰认知理论分析”
当下幼教改革进入”质量深水区”,学习故事评价法正是撬动教师观察能力、课程生成能力、研究反思能力的黄金支点。不妨明天就从记录1个”哇时刻”开始?您园所有没有特别精彩的学习故事案例?欢迎交流分享!🎯
(本文参考《Learning Stories》Margaret Carr/Wendy Lee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