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考核标准的新变化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重要,随着学前教育政策的不断深化,幼儿教师考核标准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
核心变化点
当前幼教考核标准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从单一教学技能转向综合素养评估
- 过去重点看”弹唱画跳”技能
- 现在更注重观察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家园共育能力
-
从量化指标转向质性评价
- 不再单纯看活动数量、幼儿出勤率等
- 更关注师幼互动质量、个别化教育实施情况
-
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
- 强调教育过程的科学性和适宜性
- 关注教师学习与成长轨迹
具体考核维度的变化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团队提出的”新时代幼儿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值得参考:
-
专业理念与师德(权重提升至35%)
- 新增”游戏精神”理解与践行
- 强化”儿童立场”的体现
-
专业知识(新增20%内容)
-
专业能力(结构调整)
- 课程建设能力(占30%)
- 观察分析能力(占25%)
- 环境创设能力(20%)
- 传统技能(降至15%)
- 新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10%)
政策依据
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心燕指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中,已经明显强化了观察解读儿童、课程生成、家园协同等能力要求。”
上海浦东新区某示范园园长王莉介绍:”我们现在的考核中,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占比达到40%,这是五年前的两倍。”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
- 转变观念:从”教孩子”转向”支持孩子发展”
- 提升观察能力:系统学习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方法(如学习故事、轶事记录等)
- 加强课程建设:提高生成课程、项目活动设计能力
- 注重反思: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记录教育实践与思考
当代幼教专家刘晶波教授说:”未来的优秀幼儿教师,一定是能读懂儿童、支持儿童、与儿童共同成长的’儿童研究者’。”
您所在地区具体实施了哪些新的考核标准?可以进一步交流各地执行中的特色做法。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