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实践者,我曾和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在30所幼儿园做过专项调研,发现70%的家园矛盾都源于”教育认知差”。这个问题我们要用”三明治沟通法+体验式共育”来解决,既给足家长面子更要激发参与动力。
一、制造”哇时刻”的体验式家长会(关键第一步)
- 模仿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沉浸式观察”模式:邀请家长戴上眼罩,用触觉分辨孩子的手工作品(这个活动让我想到李跃儿芭学园的经典案例)。当父母摸到孩子用瓶盖做的”宇宙飞船”时,常常会眼眶发热——原来3岁孩子的创造力远超想象。
- 播放对比视频:
- 左边是孩子独立完成搭建的17次失败记录
- 右边是家长代劳的”完美作品”
用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研究数据说明:代劳作品会降低幼儿67%的深度学习机会。
二、量身定制的”家长赋能包”(北京三义里幼儿园成熟方案)
- 开发”5分钟高质量陪伴”指南:
- 晨间告别时蹲下来说”魔法句式”:”妈妈相信你今天能…”
- 洗澡时玩”浮沉实验”(矿泉水瓶+不同物品)
借鉴了日本藤幼儿园的”生活即教育”理念 - 建立”成长可视化”系统:
每周五通过小程序推送: - 孩子专属的”进步星球图”(社交/认知/运动维度)
- 教师抓拍的”闪光时刻”短视频
- 简单的家庭延伸游戏建议
三、设置”成就解锁”激励机制(参考深圳实验幼儿园做法)
设计家长成长积分体系:
★ 观看育儿微课 → 获得”学习勋章”
★ 完成亲子任务 → 解锁”陪伴达人”
★ 分享教育心得 → 升级”智慧家长”
每月积分可兑换”亲子活动优先权”或”专家咨询机会”
特别提醒要避开三个雷区:
✘ 不要在班级群直接@不参与家长(伤自尊)
✘ 避免使用”你应该”等说教句式
✘ 不要比较孩子作品(说”不同的精彩”)
建议先从最配合的3-5个家长培养”种子用户”,当他们晒出孩子进步时,自然会产生”邻居效应”。就像南京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说的:”好的家长教育要像春雨,既要滋润心田,又要不留痕迹。”
需要具体活动方案或沟通话术模板的话,可以继续深入交流。记住我们最终目标不是改变家长,而是唤醒他们本就存在的爱和教育本能。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