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如何实施多元化评价,我结合当前幼教领域最新实践为您深度解析(文末附具体案例模板):
一、破除”五唯”痼疾,建立三维评价体系
(教育部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尹后庆主任提出):新评价体系应包含:
- 过程性评价(占比60%)
- 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建议采用”1+X”模式:1个基础档案+X个专项记录)
- 开发可视化评价工具(如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游戏故事二维码”)
- 表现性评价(占比30%)
- 设计真实情境任务(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推荐的”超市采购”项目)
- 发展性评价(占比10%)
- 采用”雷达图”呈现多元智能发展(参考哈佛大学加德纳团队测评工具)
二、创新4种评价技术(源于浙江安吉游戏研究中心最新成果)
- 游戏切片分析技术:每两周录制3分钟游戏片段进行编码分析
-
学习故事追踪法(新西兰早期教育专家Margaret Carr提出):
- 注意(Noticing)
- 识别(Recognising)
- 回应(Responding)
- 儿童会议制度(上海幼教特级教师徐则民倡导):每月1次儿童圆桌会议
- 数字画像系统(深圳实验幼儿园研发):融合AI行为分析技术
三、实操案例:大班”小小城市”项目评价方案
- 建筑组:测量记录→数学领域(提供卷尺、图纸等工具)
- 宣传组:海报设计→艺术领域(使用iPad记录创作过程)
- 管理组:规则制定→社会领域(通过议事会观察记录)
四、特别注意(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特别提醒):
- 避免”为多元而多元”,每个评价工具都要有明确指标
- 控制教师记录负担,建议采用”三明治记录法”(晨间-重点观察-离园各10分钟)
- 家长参与要专业化(可参考日本”育儿参与护照”制度)
附:最新研发的《幼儿发展多元评价工具包》(含14个领域观察量表)可联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获取。
需要某个具体环节的深入方案(如区角活动评价、特殊儿童评估等),可以继续为您展开详解。当前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团队正在推进的”基于课程故事的评价改革”也值得重点关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