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指南】让特殊饮食成为孩子的成长礼物!3步玩转饮食日记✨
作为深耕特殊儿童教育15年的研究者(参考中国教育学会王春燕教授”生活即课程”理念),我发现用对方法能让饮食记录变成绝佳的教育契机!最近在杭州某省级示范园实践的”彩虹追踪法”就让孩子参与率提升了200%~
🍎 第一步:创设”小特工任务”情境(3-6岁适用)
→ 学北京师范大学李敏谊教授推荐的”游戏化记录法”:
√ 发放特工徽章和放大镜贴纸
√ 设计”食物侦探卡”(带emoji表情评分)
√ 每周颁发”健康保卫勋章”
※ 案例:对乳糖不耐受的孩子,用牛奶盒贴纸记录排便情况
📝 第二步:四维记录工具矩阵(按年龄选择)
托班(2-3岁) | 小班 | 中班 | 大班 | |
---|---|---|---|---|
工具选择 | 贴纸墙+家长拍照 | 磁吸食物卡片 | 简易图表+简笔画 | 电子相册+语音日记 |
记录重点 | 情绪反应 | 食物种类 | 进食时长 | 身体感受 |
🥗 第三步:建立”我的健康密码本”(融合蒙氏理念)
- 用不同颜色区分:
🔴过敏食物 ➜ 停止手势贴纸
🟡需观察食物 ➜ 问号磁贴
🟢安全食物 ➜ 笑脸印章 -
加入新加坡幼教专家陈颖推荐的”3D记录法”:
- 餐前画预期(Draw)
- 餐时拍实况(Document)
- 餐后聊感受(Discuss)
💡 创新彩蛋:和孩子共创”食物身份档案”
“小明同学的鸡蛋日记”范例:
周一早餐:尝试1/4水煮蛋 ➜ 画了”肚子有点痒”的简笔画
周三午餐:避开鸡蛋 ➜ 贴上自制的”安全卫士”奖章
🌟 关键提示(来自上海儿科医院临床数据):
- 记录要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每次≤3分钟)
- 避免红色预警式记录(改为中性描述)
- 定期制作成长可视化时间轴(参考哈佛大学Gardner多元智能理论)
记得我们园那个对坚果过敏的乐乐吗?通过这种记录方式,现在5岁的他已经能自己检查食品标签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呀~各位老师不妨明天就试试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