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中科学游戏竞赛的进阶玩法】
混龄教育中”以大带小”的科学游戏设计,我推荐采用”三阶互动模式”,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在”多彩光谱”项目中验证过的有效策略。
🌟 第一阶:能力分层任务设计
- 按年龄设计”角色任务卡”(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游戏卡牌》资源):
- 大龄幼儿(5-6岁):担任”科学观察员”,记录实验现象
- 中龄幼儿(4-5岁):操作主要实验器材
- 小龄幼儿(3-4岁):负责材料传递与简单分类
- 典型案例:斜坡滚球实验
大组设计不同坡度的轨道,中组测试球速,小组负责捡球并分类(木质/塑料球)。像深圳实验幼儿园那样配备”年龄标识臂环”,不同颜色对应不同任务难度。
🎯 第二阶:动态互助机制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提倡的”流动导师制”很实用:
- 每15分钟轮换一次”小老师”岗位
- 设计”帮助积分卡”(借鉴安吉游戏的经验)
- 采用”问题锦囊”方式(北京棉花胡同幼儿园首创):大孩子抽取科学问题卡向小孩子解答
🔧 第三阶:差异化评价工具
- 使用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团队研发的《科学游戏观察量表》,包含:
- 大龄:逻辑推理维度(3星评价)
- 中龄:操作规范维度(笑脸印章)
- 小龄:参与专注维度(贴纸奖励)
- 竞赛设计秘诀(来自广州东方红幼儿园林举卿园长的经验):
- 设置”年龄系数分”:小龄幼儿得分×1.5
- 设计”合作加分项”:跨年龄配合成功额外加分
💡 特别提示: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建议,混龄竞赛要避免”替代操作”,可以像杭州西湖区幼教集团那样准备”大小双版本”操作材料(如大号/小号滴管)。
这种设计既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原则,又融合了蒙台梭利的混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效果显著。需要具体某个科学游戏的详细方案可以告诉我,我可以提供像”彩虹分层实验”这类活动的分龄指导要点。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