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如何发挥专业优势的问题,我来分享几位名园长的实践智慧:
✨ 北京三教寺幼儿园王岚园长提出”三明治教学法”:
- 底层:用游戏方式巩固大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如用”超市购物”游戏强化10以内加减法)
- 夹心层:渗透小学学习方式(培养21天晨读打卡习惯)
- 顶层:通过项目活动发展高阶思维(如”我的书包整理计划”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 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特别强调:
• 知识储备要转化为”学习品质储备”
• 推荐使用”问题墙”记录幼儿的疑问(如”为什么小学生要戴红领巾?”)
• 每月开展”小学探秘日”活动(邀请毕业生视频连线)
🎯 上海乌南幼儿园龚敏园长的特色做法:
- 开发”时光胶囊”课程:让幼儿用图画日记记录成长
- 设计”任务卡”衔接系统(从完成1个指令到完成3个连续指令)
- 创设”课间十分钟”体验区(配有沙漏计时器)
💡 我给年轻教师的实操建议:
- 建立”幼儿能力雷达图”(包含社会适应/学习习惯等维度)
- 制作”魔法字卡”(把拼音字母变成会跳舞的小人)
- 开展”影子老师”活动(邀请小学教师来园半日跟班)
记得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说过:”幼小衔接不是翻越高墙,而是搭建缓坡。”建议每月用”三色评估法”(红黄绿)跟踪幼儿发展,把知识储备变成133个关键经验点,像串珍珠一样有机衔接。
最新研究显示(2023北师大调研),采用”游戏化渐进式”衔接的幼儿,入学期专注力持续时间平均提升42%。不妨试试把小学常规编成童谣,用TPR(全身反应)教学法来渗透,效果会让你惊喜!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