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指南】幼儿园项目式学习总结五步法:让孩子的深度学习看得见!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很多老师在项目式学习中常陷入”重过程轻总结”的误区。今天结合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幼儿经验连续体理论”和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项目式学习评价框架”,给大家分享一套超实用的引导策略⬇️
🍭 一、可视化总结:把思维”画”出来(小班推荐)
→ 用”气泡图”记录发现(如探究蚂蚁时画出”蚂蚁的家→食物→朋友”)
→ 制作”优师教研”便签墙:不同颜色叶子代表”我学会的””我想问的”
💡 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案例:孩子们用快递盒制作”恐龙博物馆”,在展品旁贴上自己录制的讲解二维码
🎯 二、戏剧化复盘:来场项目”奥斯卡”(中大班必备)
- 颁奖典礼设置:
- 最佳问题奖(给最爱提问的孩子)
- 柯南探索奖(给持续观察的孩子)
- 金牌助手奖(给协作力强的孩子)
- 角色扮演:让孩子当”小老师”带家长参观成果展
📌 注意:北京三义里小学附幼的做法是准备放大镜、解说员绶带等仪式感道具
🔍 三、3W提问法:推动经验延伸
When 时间轴:”三天前我们以为…现在发现…”
Why 追问链:”为什么叶子会变色?→为什么需要变色?”
What if 创想:”如果恐龙还活着,城市会变成什么样?”
✨ 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问题漂流瓶”活动
📚 四、四维拓展工具箱
- 横向拓展:相关绘本(如《蚯蚓日记》延伸至土壤项目)
- 纵向深化:提供专业化工具(给孩子放大镜→显微镜)
- 家园共育:设计亲子任务卡(记录家中物品的材质)
- 社区联动:邀请相关职业者(请消防员讲解防火知识)
🎨 五、总结成果的100种可能
√ 过程性记录:项目日记本+照片时间轴
√ 创意呈现:可操作的互动墙(如”齿轮传动手工”)
√ 数字化存档:用Seesaw等APP建立电子成长档案
💌 给老师的特别提示:
- 留足”空白时间”:项目结束后预留2-3天让幼儿自发延伸
- 善用”哇时刻”记录表:用手机随时拍摄精彩瞬间
- 警惕”成人化总结”:少用”我们学会了…”这类格式化语言
正如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倡导者Malaguzzi所说:”儿童有一百种语言”,项目总结也应有无限可能。最近在和杭州师范大学的朱晓斌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幼儿园项目学习评价指标》,发现最能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行为往往发生在总结阶段!老师们不妨试试这些方法,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们的实践故事~
(配图建议:九宫格包含气泡图示例、儿童解说场景、问题漂流瓶实物图等)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