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6年的专家,我特别赞同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提出的”项目式学习要让幼儿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艺术家一样创造”这个观点。下面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5E教学法”,给大家分享让3-6岁幼儿团队制作科普视频的趣味策略:
🌟 阶段一:Engage兴趣点燃(1-2天)
• 创设”小小电视台”角色区(参考安吉游戏环境创设理念)
• 播放《螺丝钉》等科普动画片段激发兴趣
• 使用KWL图表(Know-Want-Learn)记录幼儿原始认知
🎬 阶段二:Explore探索实践(3-5天)
- 设备探索组:
- 提供儿童专用摄像机(如Vtech儿童相机)
- 体验绿幕拍摄(可用纯色床单替代)
- 学习定格动画制作(用乐高玩具演示)
- 内容创作组:
- 采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气泡图记录知识要点
- 设计”科学小实验”拍摄脚本(如彩虹牛奶实验)
- 制作翻翻书式分镜头(借鉴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 阶段三:Explain成果制作(2-3天)
• 分工建议:
- 主持人组(3-4人):练习口语表达
- 道具组(2人):用超轻黏土制作模型
- 拍摄组(2人):操作三脚架
• 剪辑时使用儿童友好软件:如Stop Motion Studio
特别提醒❗️:
- 时长控制在90秒内(符合幼儿注意规律)
- 每个幼儿至少3个镜头(体现公平性)
- 添加趣味音效(推荐使用”宝宝巴士”素材库)
📌 提升专业度的三个妙招:
- 邀请小学广播站学生来园示范(混龄教育)
- 使用”3C评价法”:Creative(创意)/Clear(清晰)/Cooperative(合作)
- 举办”奥斯卡颁奖礼”(最佳小演员奖等)
正如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所说:”幼儿的项目成果要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去年我指导大班制作的《蚂蚁搬家》科普视频,不仅获得区级奖项,孩子们更在过程中发展了21世纪核心素养。建议老师们可以从”天气现象”这类可视化强的主题入手,逐步提升难度。
记得给视频加上二维码,让家长扫码就能看到成果哦!这种数字时代的表现性评价方式,既环保又有科技感~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