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在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中,一线幼儿教师绝对不是被动参与者,而是最核心的”建设主力军”。结合我这些年走访200+幼儿园的经验,给大家分享几个”能落地、见效快”的教师参与策略:
一、成为”成长共同体”的细胞核(李季湄教授特别强调这个概念)
- 每月发起”教学问题诊疗会”:比如针对”晨间入园哭闹”场景,新老教师组成3人小组,用手机拍摄记录→分析幼儿微表情→设计梯度安抚策略
- 建立”师徒成长档案袋”:不仅记录徒弟进步,更要记录师傅的指导轨迹(北京北海幼儿园的彩虹档案值得借鉴)
二、做课程改革的”先锋实验员”
- 尝试”1+1+1″创新课例开发:
- 1个传统主题(如春天)
- 1个创新切入点(比如加入STEAM元素测量植物生长)
- 1个数字化工具(比如用”优师教研”APP记录观察)
- 实施”课例众筹计划”:每位教师每学期贡献1个原创活动方案,形成园本资源库(参考上海安庆幼儿园的”妙趣资源包”)
三、成为质量评估的”数据采集师”
- 开展”3D式”观察记录:
- Daily(每日1个重点观察片段)
- Deep(每周1次深度分析)
- Digital(用”观察笔记”等小程序生成成长图谱)
- 参与”撕标签”儿童评价改革:用”哇时刻”记录代替传统评语(借鉴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的做法)
四、化身教师发展的”资源链接者”
- 运营”5分钟微资源”共享圈:
- 晨会时分享1个抖音幼教博主(比如”幼师小春天”)
- 午休时推荐1篇知网新论文
- 离园前交流1个教玩具淘宝链接
- 创建”能力交换市场”:把教师特长做成”技能货币”(美术好的教环创,音乐强的带律动)
特别提醒: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过:”教师发展不是爬山,而是织网。”建议从这三个维度入手:
- 专业能力网(教学+观察+评价)
- 人际关系网(师徒+年级组+跨园联盟)
- 数字资源网(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园所云盘)
最近我在指导深圳某幼儿园做师资建设时,他们开发的”教师能量银行”特别有意思:把每次教研成果换算成”能量币”,能兑换培训机会或教学物资,教师参与度直接提升47%!建议大家可以试试看~
记住:好的师资队伍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让每个教师都成为”发光体”。就像成都十六幼教师说的:”当我们开始彼此照亮,幼儿园就变成了银河。”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