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角色扮演中的创新表现是最能体现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宝藏窗口”。让我们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游戏中的学习”理论,用”三维立体记录法”来捕捉这些精彩瞬间👇
🌟【创新行为捕捉三阶法】🌟
- 道具变形记(物化创新)
• 案例:中班幼儿把雪花片当”扫码枪”使用
• 记录形式:用手机录制15秒短视频+文字标注:”2023.9.15 超市游戏中,桐桐将蓝色雪花片竖握并发出’滴’声,自发创新支付方式” -
剧本改编家(情节创新)
• 哈佛教育学院Project Zero研究显示:4-5岁幼儿在重复扮演中会产生30%的情节变异
• 建议表格记录:日期 原始剧本 创新改编 发展价值 10.2 医生听诊 增加”手机直播看诊”环节 社会经验迁移能力 -
跨界扮演王(角色融合)
• 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曾记录过经典案例:幼儿创造”快递员厨师”复合角色
• 成长档案建议版块:- ✨”角色混搭创意集”照片墙
- 💭儿童语录:”我要送外卖还要教客人做饭”(附语音二维码)
📌【进阶记录TIPs】来自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团队建议:
- 用”角色创新雷达图”每季度评估:
[图示:五个维度:道具创新/情节扩展/语言创造/规则调整/情感表达] - 引入”游戏故事绘画”:让幼儿用图画记录自己最创新的扮演时刻(参考新西兰学习故事法)
- 建立”创新种子库”:将幼儿的创新表现归类为:
• 经验再现型
• 改良组合型
• 颠覆创造型
记得上周在成都观摩一所IB幼儿园时,看到他们用”角色扮演创新护照”记录方式特别棒——每次创新行为都像收集邮票一样获得特色印章,期末还能兑换”创意大师”勋章呢!
最后分享个小工具:可以试试用”3×3观察法”:
• 每天3次
• 每次3分钟
• 聚焦3个维度(语言/行为/互动)
这样坚持一个学期,保证你的成长档案变成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活化石”!需要具体模板的话可以私信我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