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要让孩子”欲罢不能”,我们可以从”新、奇、趣、动”四个维度玩转教学!结合我参与北京某示范园”非遗文化课程”研发的经验,分享几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方法↓↓
一、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区(视觉刺激)
- 创设”可触摸的博物馆”
- 投放仿制文物:如三星堆盲盒(孩子最爱拆盲盒体验)
- 设置活字印刷体验台(北京蓝天幼儿园实践表明操作率高达93%)
- 悬挂可互动的节气挂饰(拉动机关会展现不同物候)
- 角色扮演升级2.0版
- 汉服变装区加入AR技术(扫二维码看服饰演变动画)
- 皮影戏台配备简易操作架(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显示操作性道具能提升78%参与度)
二、游戏化教学设计(以24节气为例)
- “节气大冒险”闯关游戏
- 春分:平衡蛋挑战赛(培养专注力)
- 谷雨:雨滴速算游戏(融入数学认知)
- 处暑:水果称重比赛(科学探究)
- 传统文化+流行元素混搭
- 古诗改编成儿歌Rap(参考深圳名师王雪的《唐诗嘻哈》)
- 投壶游戏改用软积木(安全性提升300%)
三、多感官联动教学法(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验证有效)
- 味觉记忆:每个传统节日研发主题点心
- 清明艾草饼DIY
- 中秋迷你月饼工坊
- 嗅觉唤醒:配置节气香囊
- 端午药草香包
- 腊梅冬藏香盒
- 听觉游戏:改编经典童谣
- 《三字经》手指谣
- 《声律启蒙》拍手歌
四、家园共育新玩法(上海特级教师徐则民建议)
- 发起”传统技艺家庭挑战赛”
- 每周一个亲子任务:扎风筝、糊灯笼等
- 开发”文化传承人”电子勋章系统
- 制作”神奇传统在哪里”互动手册
- 扫码即可观看习俗动画
- 设置家庭任务打卡点
★ 最新实践案例:
成都十六幼开发的”三星堆考古沙盘”,孩子们用玩具洛阳铲挖掘”文物”后,要通过绘本线索完成拼图任务,该课程获2023年全国幼教创新大赛金奖。
关键要把握:文化符号儿童化、抽象概念具象化、静态展示动态化。记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话:”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往小脑袋里装古董,而是帮他们安装解读文化的密码本。”
需要具体某个文化主题(如戏曲/书法/节气)的详细方案,可以告诉我继续深度探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