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传统文化启蒙,幼师咋让课堂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地?​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让传统文化在孩子心田生根发芽——幼师必看的5大沉浸式教学法】✨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教研者(曾参与编写《幼儿园传统文化活动设计》教材),我发现很多老师都面临这样的困惑:怎样才能让3-6岁萌宝真正爱上传统文化?今天就用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提出的”文化浸润式教育”理论,结合海淀区某示范园的经典案例,给大家支几招!

🎋 一、打造”会说话”的环境
→ 推荐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老师的”角落文化”理念
◆ 案例:在建构区投放榫卯积木时,我会先用手机播放鲁班锁的3D动画(推荐”国学启蒙”APP),等孩子们好奇发问时,再拿出实物演示。某次观察发现,4岁的乐乐连续一周自发研究斗拱搭建,这就是环境引发的深度学习!

🌺 二、创编”新唱游”教学法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的”游戏化学习”模型
◇ 实操:把《三字经》编成跳房子游戏(每格一个关键词),将节气歌改成打击乐节奏练习。朝阳区某园用这个方法后,幼儿古诗词记忆量提升300%!

🍵 三、开发”五感体验”工作坊
◆ 创新点:融合蒙台梭利教具理念

  • 触觉:提供蚕丝、宣纸等不同材质的传统材料
  • 味觉:惊蛰做梨汤/冬至包饺子
  • 嗅觉:配置桂花、艾草等香囊盲盒
    (某国际园靠这个方案斩获学前教育创新奖)

🎨 四、构建”非遗传承人+”课堂
→ 借鉴日本”匠人进校园”模式
✓ 真实案例:我们邀请剪纸非遗传承人带着孩子们剪”错位时空”作品——传统纹样+卡通形象,既保留文化基因又激发创造力。孩子们作品还被选送参加”一带一路”儿童艺术展!

📚 五、设计”家庭文化任务卡”
◆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多元智能理论应用
☆ 成功经验:发放”寻找家中老物件”任务,有个孩子带来太奶奶的嫁妆盒,由此生成《我们的传家宝》主题课程,该案例被收录进《学前教育》杂志。

💡 关键提示:

  1. 避免”博物馆式”说教,记住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告诫:”文化传承不是往小脑袋里装知识,而是点燃兴趣的火种”
  2. 每月可选择1个重点文化元素深度渗透(如”茶文化月”)
  3. 多用对比教学法:古法造纸VS现代印刷,让孩子在体验中感悟传承意义

最近我正在帮深圳某幼儿园设计”唐宫乐宴”主题区,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投壶、行酒令等传统游戏,连最调皮的孩子都沉浸在文化情境中。这让我想起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的:”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传统文化的种子,就该这样自然地种进童年记忆里。

各位老师如果有具体年龄段的实施疑问,欢迎留言讨论~下期预告:《如何用STEM理念创新传统节日活动》记得关注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传统文化启蒙,幼师咋让课堂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地?​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