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STEM=超酷学习冒险】幼教大咖带你玩转”移动课堂”!(附实操案例)
我是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Lily老师,曾带领团队在故宫博物院开发出获教育部表彰的《小小文物修复师》课程。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如何把博物馆变成STEM教育的宝藏库!
🏛️ 为什么博物馆是STEM教育黄金搭档?
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主席Kimberly McClain指出:”每件展品都是STEAM教育的天然教具”。比如上海科技馆的”机械交响曲”展区,就是完美的简单机械原理实验室。
🔍 高阶玩法四步走(小班/大班都适用)
1️⃣ 【主题寻宝游戏——观察力UP!】
👉 案例:在自然博物馆开展”恐龙侦探”活动
• 准备材料:恐龙卡片、放大镜、记录板
• STEM目标:
- 科学:观察化石特征
- 技术:使用数字导览
- 工程:搭建骨骼模型
- 数学:测量恐龙体型
✨ 专家TIP: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建议”用问题引导观察”,比如:”暴龙的牙齿为什么是锯齿状?”
2️⃣ 【展品变形记——创造力爆发!】
💡 广州美术学院李红菊老师的经典案例:
让幼儿用积木重现博物馆古建筑结构,在对比中理解:
• 三角形屋顶的稳定性(工程)
• 对称美的数学原理(数学)
• 木质材料的特性(科学)
3️⃣ 【AR技术融合——虚实结合超有趣】
推荐工具:
• 故宫开发的”文物活起来”APP
• 大英博物馆的VR时空穿梭体验
🎯 发展目标:空间智能+数字素养
4️⃣ 【课后延伸工坊——深度学习发生】
上海静安南阳幼儿园的做法:
- 在汽车博物馆参观后
- 教室设置”小小4S店”
-
包含:
- 汽车坡道实验(物理)
- 车牌数字游戏(数学)
- 洗车水循环系统(环保科学)
📊 效果评估双维度(数据说话!)
• 情感维度:用”表情贴纸墙”记录兴趣点
• 能力维度:《STEM观察评估量表》(参照NAEYC标准)
💌 给老师的暖心建议:
“不要试图覆盖所有展区”——南京博物院教育专员王雪建议精选3-5个展品深度开发,比如:
• 青铜器→合金实验
• 纺织文物→编程织布机体验
🌟 资源大放送:
- 可汗学院博物馆课程包(免费)
- 国家地理”小探险家”系列教具
- 本土化改编模板(关注后私信领取)
记得上次带孩子们在陶瓷博物馆做吸水实验时,5岁的果果突然发现:”老师!古代人是不是用科学在做艺术品呀?”——这就是博物馆STEM最美的瞬间!
你在哪个城市?我可以帮你推荐当地最适合开展STEM活动的博物馆资源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