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项目式学习与幼儿园特色语言课程的融合创新
项目式学习在语言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正在全球幼教领域掀起热潮。著名幼儿教育专家丽莲·凯茨(Lilian Katz)指出:”项目式学习能够将语言发展自然地融入到幼儿有意义的活动中,使语言学习不再是孤立的任务,而成为探索世界的工具。”
在特色语言课程中应用PBL,可以实现三个关键转变:
- 从”教师主导”转向”幼儿主导”的语言学习
- 从”单一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语言应用”
- 从”课堂内学习”转向”真实情境中的语言体验”
PBL与语言课程结合的实践路径
一、确定有意义的项目主题
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主题是成功的第一步。美国HighScope教育研究所的课程专家Ann Epstein建议:”项目主题应当源于幼儿的真实兴趣和疑问,这样才能激发他们使用语言的内部动机。”
优秀案例参考:
- 小班:”我们的玩具朋友”项目(认识不同材质的玩具并学习相关词汇)
- 中班:”幼儿园的小菜园”项目(记录植物生长过程,发展叙事能力)
- 大班:”社区小记者”项目(采访社区工作人员,练习提问与表达)
二、设计语言发展的项目阶段
-
项目启动阶段:
- 通过”圆圈讨论”激发兴趣,建立”问题墙”(收集幼儿想探索的问题)
- 使用KWL图表(已知-想知-学知)激活前期语言经验
- 目标:培养倾听习惯和提问能力
-
项目探索阶段:
- 实地考察与专家访谈(如邀请厨师来园,学习厨具名称和烹饪动词)
- 实验记录与观察日记(发展描述性语言)
- 小组合作任务(促进交流协商语言)
北京市某幼儿园在”小小建筑师”项目中,幼儿通过测量、绘图等活动自然习得了”长度””对称””承重”等专业词汇。
-
项目总结阶段:
- 成果展示会(发展演讲表达能力)
- 自制绘本创作(整合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
- 反思讨论(发展元认知语言)
教师的关键支持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强调:”教师在PBL中的角色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语言的’脚手架搭建者’。”
-
语言输入策略:
- 提供”语言示范板”:在活动区张贴相关词汇和句式
- 使用”思考-配对-分享”(Think-Pair-Share)技术扩大语言输出机会
-
差异化支持:
- 为不同语言水平的幼儿设计分层任务卡
- 使用”语言朋友”策略(将语言能力不同的幼儿配对)
-
环境创设:
- 设立”项目工作墙”展示进程和语言成果
- 创设与项目相关的角色扮演区(如”超市””医院”)
评估与反思
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
- 语言发展档案袋(收集幼儿在各项目阶段的语言样本)
- 观察记录表(跟踪特定语言技能的进步)
- 幼儿自评与互评(使用简单的表情符号评价表)
深圳实验幼儿园的教研团队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PBL语言课程实践,幼儿的平均词汇量增加了40%,语言表达的复杂性和连贯性也有显著提升。
创新融合案例分享
双语幼儿园的”世界美食节”项目:
- 文化认知:通过绘本了解各国饮食文化
- 语言实践:学习点餐对话、制作双语菜单
- 综合展示:举办美食博览会,幼儿担任双语解说员
这个项目成功地将第二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社会交往有机结合,验证了PBL在语言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PBL与幼儿园特色语言课程的结合,打破了传统语言教学的桎梏,让幼儿在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语言能力,成为自信而有能力的沟通者。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在全国幼儿园中推广实践。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