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自然缺失症”娃的10个幼师妙招】用这些户外游戏让孩子爱上大自然!🌿
最近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露丝·威尔逊教授提出的”自然缺失症”概念正在引发幼教圈热议,作为每天和孩子打交道的幼师,我太懂这种困境了——现在的孩子分不清蒲公英和狗尾巴草,看见蚯蚓就尖叫…别急!这就奉上我在北京朝阳区某示范园实践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 症状诊断(先来测测你的班级有没有这些表现)
□ 抗拒踩草地/泥巴 □ 昆虫恐惧症
□ 户外活动总喊累 □ 自然物认知不足5种
(符合3项就要警惕啦!)
二、 超级落地的干预方案
- “五感探险家”游戏(最适合小班)
带放大镜找”宝藏叶”(叶脉特别/有洞洞的)
蒙眼摸树皮猜年龄(粗糙度判断)
推荐《3-6岁儿童自然教育指南》里的”声音地图”玩法 - 创设”野趣角”(中大班必试)
跟着日本藤幼儿园的环创灵感:
• 用PVC管做雨水收集器
• 轮胎种薄荷(碰碰就香)
• 废纸箱变”昆虫旅馆” - “自然盲盒”激励法(园长都来取经的妙招)
每周五发放:
• 松果+热熔胶=猫头鹰
• 落叶+丙烯=拓印画
(孩子抢着收集材料)
三、 特别提醒的3个雷区
⚠️ 不要强行让孩子接触害怕的生物
(可以学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先用标本过渡)
⚠️ 避免说”脏/危险”等负面暗示
(改成”这是小蚂蚁的健身房”)
⚠️ 每次户外时间不少于40分钟
(脑科学研究表明这是注意力转换最低时限)
最近我们班用这些方法,最抗拒户外的小宇现在天天兜里装着”宝贝石头”来上学~记住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说的:”自然不是选修课,而是幼儿发展的必须品。”
老师们还有什么妙招?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你的自然教育奇思妙想!点击关注获取下周将要更新的《20个零成本自然游戏图鉴》🎨
(小贴士: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带班,你会更专注发现孩子的自然互动契机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