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托幼一体化背景下幼儿教师教育知识更新”这个重要议题,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想结合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和上海幼教特级教师徐则民老师的实践经验,为老师们提供5个实用策略:
【现状痛点分析】
杭州某示范园调研显示,82%的教师存在”0-3岁教养知识空窗期”。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托幼一体化不是简单的时间延长,而是教育逻辑的重构。”教师面临三大知识断层:
- 婴幼儿发展评估工具的使用
- 混龄活动中差异化支持策略
- 家庭养育指导的专业话术
【5大升级路径】
- 建立”发展追踪档案袋”(Portfolio)
- 借鉴意大利瑞吉欧的观察记录法
- 使用香港教育学院研发的《婴幼儿发展里程碑》APP
- 案例:深圳莲花二村园通过”成长魔法盒”实现个性化追踪
- 参与”微认证”培训体系
- 推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开发的”托育必修8学分”
- 参与上海教委的”1+X”证书培训(如感统训练师)
- 线上资源:华东师大”宝宝研究所”慕课专栏
- 创设”三明治式”教研组
- 组成:1名托班教师+1名幼师+1名保健医
- 北京棉花胡同园首创的”晨间观察会”模式
- 每月开展”教养案例擂台赛”
- 开发”游戏实验室”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提出的”生活化课程”
- 设计”尿布探索站””奶瓶交响乐”等特色区角
- 记录幼儿的”哇时刻”(Wow Moment)
- 构建家园学习共同体
- 使用”育之有道”APP创建家长研习营
- 开展”代际养育工作坊”(解决隔代教养矛盾)
- 案例:成都金牛区家园”育儿辩论赛”
【特别提醒】
广州大学叶平枝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教师知识更新存在”三个月滞后期”,建议采用”学-做-思”循环模式。可尝试:
- 每周记录3个教养困惑
- 每月拍摄1段对比视频
- 每季度完成1份反思札记
就像著名的幼教专家莉莲·凯茨所说:”最好的专业发展发生在每日与儿童的互动中。”建议老师们从明日起尝试”三个一”行动:
- 观察1个婴儿的抓握动作
- 学习1个托育活动视频
- 记录1条教养疑问
这些策略我们在北京市朝阳区50所试点园实施后,教师专业能力合格率从63%提升至89%。记住:知识更新不是额外负担,而是专业生命的自然呼吸。期待听到老师们的实践反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