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幼教帮扶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想从三个维度为你深度解析幼儿教师参与帮扶的实践路径。
一、政策导向与行动框架(政策延伸)
- 最新政策依据:
- 教育部2023年《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建立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
- 《”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优质园结对帮扶薄弱园比例达到100%”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教授指出:”城乡幼儿园协同发展要建立长效机制”
- 典型帮扶模式:
√ 驻园指导(3-6个月沉浸式帮扶)
√ 巡回指导(每月定期送教下乡)
√ 网络教研(5G+智慧教育新形态)
√ 师徒结对(跨区域1+N帮带机制)
二、创新实践策略(教师行动指南)
- 文化融合行动:
-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包”(建议包含:农事节气活动、民间游戏、方言童谣等)
-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在贵州开展的”乡村幼儿园本土化课程开发”项目值得借鉴
- 专业赋能行动:
◆ 组织”移动工作坊”(带着教具下乡实操培训)
◆ 创建”云端资源库”(共享优质教学活动视频)
◆ 开展”问题诊疗会”(针对具体保教问题现场指导) - 可持续发展机制:
☆ 建立”帮扶成长档案”(记录教师专业发展轨迹)
☆ 实施”双师课堂”模式(城乡教师同课异构)
☆ 打造”帮扶共同体”(高校+优质园+乡村园三方联动)
三、成效评估与反思
典型案例:南京实验幼儿园团队的”蒲公英计划”通过3年帮扶,使苏北地区12所乡村园的区角游戏质量提升67%(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学前教育年会报告)
特别提醒:帮扶过程中要避免三个误区:
① 不要简单复制城市模式
② 警惕”一次性帮扶”陷阱
③ 避免居高临下的指导姿态
建议教师们可以从”三个一”开始行动:
- 结对一所乡村园
- 每月开展一次线上教研
- 每学期开发一个本土化活动方案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所说:”优质的帮扶不是给予鱼竿,而是共同建构适宜的捕鱼方法。”期待更多幼教工作者加入到这场有温度的变革中来!
(如果需要某个具体方面的深入探讨,例如怎样设计乡土课程、如何开展线上帮扶等,可以进一步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