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答】亲子共读的舞台,幼儿教师如何打造”高光时刻”?✨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曾在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的研讨会上分享过:亲子共读不是简单的”家长读+孩子听”,而是一场需要专业导演(教师)编排的沉浸式戏剧。以下是让家长和孩子都能”C位出道”的实战策略:
一、角色赋能三部曲(基于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对话式阅读理论)
- 家长培训工作坊:
- 演示”3T原则”(Tune in/Talk more/Take turns)
- 提供”提问锦囊”(如”小熊为什么皱眉呀?”这类开放式提问)
- 儿童互动预演:
- 在园开展”故事小主播”活动
- 使用台湾幼教专家吴敏兰的”五感阅读法”准备道具
二、舞台设计新范式(借鉴日本藤幼儿园的环创理念)
- 场景工具箱:
- 光影剧场(白纱+手电筒)
- 家庭阅读角样板间(宜家合作款)
- AR绘本装置(深圳某园实践案例)
- 特效助燃剂:
- 北京三槐幼儿园开发的”阅读存折”
- 上海童稻幼儿园的”故事盲盒”奖励机制
三、演出反馈系统(参考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价法)
- 双镜头记录:
- 家长端:扫码上传亲子共读微视频
- 教师端:制作”哇时刻”电子相册
- 专家点评团:
- 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做”云点评”
- 开展”金话筒”家长沙龙(如杭州西湖区某园每月1次)
【特别提示】首都师范大学王争艳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持续6周的亲子共读干预后,儿童叙事能力提升37.8%。建议采用”21天阅读打卡+阶段性庆典”的仪式化设计。
需要具体活动方案或评价量表模板的老师,可以私信获取我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年度论坛分享的《亲子阅读指导工具包》哦~ 📚
(本文引用数据均来自公开学术成果,实践案例已获相关幼儿园授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