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一名深耕学前教育12年的教研员,我特别喜欢带老师们开发这种”有根又有趣”的STEM项目。去年我们团队在潮汕地区做的”红头船探秘”项目还获得了全国幼儿STEM案例特等奖呢(笑)~
✨ 设计秘诀分享 ✨
- 【文化基因解码法】(参考华南师大蔡黎曼教授提出的”三阶文化筛选模型”)
- 先带孩子们”文化寻宝”:比如在闽南地区,我们会收集歌仔戏服装、拍胸舞道具等100+件实物
- 再用”5W分析法”解构:谁在用(Who)→ 何时用(When)→ 怎么造(How)→ 为什么(Why)
- 【四维转化策略】(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推荐)
以我们做的”土楼建筑家”项目为例: - 科学维度:测试夯土墙的承重结构
- 技术维度:用牙签搭迷你土楼模型
- 工程维度:设计防漏水屋檐
- 数学维度:计算圆形土楼的面积分配
🎯 实操四步走(附真实案例):
① 文化深挖 → 在景德镇带孩子们拜访”把桩师傅”(窑炉建筑师)
② 问题重构 → 把”陶瓷烧制”转化为:”泥巴变形记”(温度实验)+ “釉料彩虹”(化学变化)
③ 工具魔改 → 把传统陶车改造成可测转速的”STEM陶艺车”
④ 成果迭代 → 最后孩子们用3D打印做了现代微型窑炉模型
💡 三个避坑指南(来自上海思南路幼儿园园长吴闻蕾的调研):
- 警惕”文化贴片”:不是简单给积木区放个舞狮头就叫融合
- 突破”材料限制”:我们用AR技术还原了即将失传的木板年画制作
- 重视”儿童叙事”:让孩子用编程机器人演绎皮影戏新故事
最近特别推荐参考浙江安吉幼教中心开发的”竹文化STEM课程包”,他们把当地180种竹子玩出了72个探究项目!建议可以关注即将在11月举办的”传统文化与幼儿STEM教育”国际研讨会,香港教育大学的李辉教授会分享最新的”文化响应式STEM”评估工具。
需要具体案例模板的话,我这里有几个爆款项目的完整流程图可以分享~ 你们当地有什么特别的文化符号?说来听听,我们一起头脑风暴!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