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评价法:捕捉幼儿创新实践的魔法镜头】🌟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实践者,我非常推崇新西兰学者Margaret Carr提出的”学习故事(Learning Story)”评价法——它不是冷冰冰的评分表,而是用叙事性观察为孩子的创新实践拍摄”成长纪录片”。下面结合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的本土化实践案例,分享4个关键记录策略👇
🔍 一、记录什么?——聚焦”创新实践”的3个黄金片段
-
“哇时刻”捕捉(哈佛Project Zero提出的”Making Thinking Visible”理念)
- 例:当幼儿用积木搭建”会转弯的滑梯”时,记录TA反复调整坡度的试错过程,而非仅呈现成功结果。
-
跨领域能力渗透(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游戏观察三层次”)
“明明在’超市游戏’中用贝壳代替货币,体现了符号转换(数学)、协商沟通(语言)、文化迁移(社会性)的整合创新”——深圳莲花北幼儿园王微丽园长案例
- 个性化学习倾向
如:偏爱用肢体动作解释想法(动觉型学习者),或执着于给发明物画设计图(视觉型学习者)。
✍️ 二、怎么记录?——3步动态叙事法
- 描述性语言(避免主观判断)
❌”小红很有创造力”
✅”小红把纱巾绑在腰上,对着风扇说’看我的彩虹披风能飞起来'”(具体行为+童趣语录) - 学习分析框架(借鉴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的”PCK观察矩阵”)
| 观察维度 | 创新表现证据 |
|—|—|
| 问题解决 | 尝试用磁铁吸起不同材质测试导电性 |
| 想象迁移 | 说”向日葵是太阳的电话亭” | -
可视化工具(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副园长的创新实践)
- 用便利贴记录幼儿的”发明家语录”贴在作品旁
- 二维码链接孩子讲解创新过程的视频
🌈 三、进阶技巧:让记录本身成为创新催化剂
- 儿童参与式记录(意大利瑞吉欧的”儿童会议”模式)
邀请幼儿用涂鸦补充教师的文字记录,如:”这是我的’外星语言翻译机’,它需要…” - 对比性成长档案
将9月”用纸箱做房子”和12月”带可开合窗户的房子”对比,突显设计思维进化 -
跨界记录工具
- 抖音式短视频:15秒记录某个创新突破点
- 语音转文字APP:实时转录幼儿的创意解说
💡 专家建议(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长虞永平):
“学习故事要像侦探一样观察,像作家一样描写,像科学家一样分析,像策展人一样呈现。”
马上行动的小任务:
明日在区角活动中,选定1个孩子,用手机拍摄TA的3个”非常规操作”,晚上用”行为+解读”格式写一段150字的学习故事,你会惊讶地发现以前忽略的闪光点!
如需具体模板或案例解析,可以告诉我您带的年龄段,我会提供更针对性的方案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