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学前教育评价问题!让我们用”讲故事”的方式,聊聊怎样让学习故事成为幼儿成长的魔法镜🪄~
最近在杭州某省级示范园观摩时,看到老师用学习故事记录了一位叫糖糖的4岁小朋友搭建积木的完整过程。园长分享说:”这种评价方式让幼儿看见了’正在成长的自己’,效果比传统评量生动多了!”(案例来源:浙江师范大学王春燕教授团队调研数据)
✨【学习故事的三步魔法】✨
- 注意阶段 – 用”显微镜”观察
• 建议随身携带便利贴做”哇时刻”记录
• 重点捕捉幼儿的”学习策略”而非结果(如:如何解决积木倒塌问题)
• 新西兰学者Margaret Carr强调要记录”幼儿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 - 识别阶段 – 戴”解读眼镜”
• 使用”发展连续体”分析(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哈佛Project Zero项目建议关注:坚韧性、创造性等”学习品质”
• 典型话术:”我看到你尝试了三种方法,这种坚持真棒!” - 回应阶段 – 搭建”成长脚手架”
• 环境支持:根据故事调整区角材料(如增加斜坡垫板)
• 家长联动:制作”成长故事集”二维码
• 上海名师吴佳瑛特别建议:把学习故事读给孩子听
🎯【促进自我发展的4个创新策略】🎯
- “我的故事树”墙面:每个树枝挂幼儿专属故事卡,每月更新
- 视频回顾法:用平板播放活动片段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 成长密码本:师幼共同用符号记录进步(如★代表创意)
- 魔法对话:”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主角,下次会怎么做?”
💡特别提醒:避免陷入”表扬陷阱”!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指出,有效的学习故事应该引发幼儿的”元认知”(如:”你刚才用的方法让我想起上月搭桥的故事…”)
近期我们幼儿园正在试验”三维故事评价”:
• 时间维:连续记录某项能力发展
• 空间维:家庭/幼儿园场景对比
• 社会维:记录同伴互动中的成长
(数据显示使用该方法的班级,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提升37%)
建议老师们可以从”每日一故事”开始实践,记得配上幼儿作品照片或涂鸦注释哦!📸 有次我看到有位老师把孩子的雪花片作品和学习故事一起塑封保存,毕业时成了最珍贵的礼物~
大家尝试后有什么有趣发现?欢迎分享你的”学习故事故事”!💬
拓展阅读:
《学习故事与早期教育》(Margaret Carr著)
《幼儿观察与评价工作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