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STEM教育现在可是幼教圈的”顶流”,但很多老师都停留在”做实验”的表面功夫。让我分享几个连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都点赞的”高阶玩法”!(推眼镜)
🌟【底层逻辑要搞懂】
先破除一个误区:STEM≠做科学实验!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研究发现,真正的STEM教育要抓住四个关键词:问题驱动→探究过程→多维度思考→迭代优化。比如搭积木不是简单比谁搭得高,而是”怎么让纸筒承受10本绘本的重量”这样的真实问题。
🎯【小班就要开始的深刻性训练】(举例子)
-
“追问三部曲”法(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首创):
- 当孩子说”我的纸船浮起来了”
- 第一问:”为什么你觉得它能浮起来?”(回溯思考)
- 第二问:”如果放10个硬币会怎样?”(假设推演)
- 第三问:”你看到妞妞的船有什么不同?”(对比分析)
-
“失败博物馆”计划(参考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做法):
每周展示”最精彩失败作品”,要孩子描述:- “原来我想…”
- “实际发现…”
- “下次我会…”
💡【中大班高阶玩法】(敲黑板)
▶️ 逆向设计任务:
“请设计一个一定会漏水的水杯”(比设计不漏水的更能激发系统性思考)
要求画出设计图→列出需要的材料→预测漏水位置
▶️ 跨界思维地图:
用思维导图记录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比如”怎样让鸡蛋从2米高处摔不碎”,记录:
科学(缓冲原理)→技术(材料选择)→工程(结构搭建)→数学(测量高度)
🔥【最新研究成果alert!】
南京师大张俊教授2023年的研究发现:在STEM活动中加入”童稚化表征”(让孩子用绘画、戏剧等方式表达解决方案),比单纯口头阐述更能促进思维深刻性!比如:
- “请你演一演小水滴的旅行”
- “用乐高积木解释为什么路灯晚上会亮”
📌 终极秘诀:
每天记录孩子的”哇时刻语录”,比如:
“老师,我发现风大的时候应该把纸飞机的翅膀折得更弯”(这种观察-联系-推理的完整链条就是思维深刻性的表现!)
记住我们李季湄教授说的:”幼儿的深刻性不在答案里,而在问题中。”下次做STEM活动时,不妨多问几个”你为什么这样想?”,少说几句”真聪明!”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