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在”去小学化”背景下培养空间想象力,正是我们幼儿教师要把握的黄金教育契机。我是李园长(从业20年的省示范园园长),今天就结合北师大霍力岩教授提出的”游戏化学习”理论和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经验建构说”,给大家支几招既专业又实操的方法!
🌟 「生活即教育」魔法时刻(来自南京鼓楼幼儿园崔利玲园长的经典案例)
- 积木区的”建筑师日记”:
- 每天给孩子15分钟自由搭建时间
- 用手机记录作品并制作二维码贴在作品旁(南京实验幼儿园的做法)
- 孩子扫码听自己讲解”我的城堡为什么有斜梯”
- 户外定向游戏:
- 参考安吉游戏的理念设计”藏宝图任务”
- 用自然物作坐标系(如第3棵松树往东5步)
- 中大班可引入简易指南针(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创新做法)
🎨 艺术渗透五感法(借鉴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
- 光影剧场:
- 提供PVC管+白布自制投影幕
- 让孩子用手势创造”会讲故事的黑影”
- 记录影子变化(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 拆解大师课:
- 收集家电包装的泡沫内衬
- 开展”猜猜我是什么零件”触摸游戏
- 发展台湾幼教专家周淑惠提出的”心智旋转能力”
📊 三维评价体系(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建议用”彩虹评价法”:
- 红色维度:能否用方位词描述位置
- 蓝色维度:能否预测物体运动轨迹
- 紫色维度:能否进行立体图形的心理转换
💡 特别提醒(来自东北师大姚伟教授的最新研究):
切忌使用标准化测试题!可用以下替代方案:
❌ 改为 ✅
“找出对称图形” → “用自然物摆出对称的森林小路”
“立方体展开图” → “设计可以站立的纸盒宠物”
最后分享一个我们园教研组正在实践的”空间智能日历”:
周一:身体地图(用肢体拼图形)
周三:魔幻口袋(盲摸猜物)
周五:空中画廊(悬挂作品多角度观赏)
记住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的话:”幼儿的空间认知是在扭动、翻滚、触摸中建构起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整个教室变成会说话的几何体!”大家有什么创新做法,欢迎在评论区接力分享~
(配图建议:九宫格呈现上述活动实拍图,中间放《指南》中空间认知发展指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