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评价法:让家园共育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的魔法钥匙》
各位幼教同仁们好!我是深耕学前教育18年的王雪梅,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让新西兰幼教专家玛格丽特·卡尔都为之惊叹的评价工具——学习故事评价法。这个工具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杖,能让我们的家园共育实现质的飞跃!
🌟【打破传统评价的次元壁】
还记得我们常用的”√×式”评价表吗?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研究发现:
- 传统评价家长参与度不足37%
- 而学习故事让参与度飙升到89%!
因为它用”注意-识别-回应”三部曲(如图),把冷冰冰的分数变成了有温度的故事。就像小红书上的vlog,家长看到的不是”今天搭了积木”,而是”小宝用30块积木搭建太空站时,主动邀请乐乐帮忙固定底座”的生动影像。
🎯【实操三板斧】
- 手机里的”故事银行”
建议每个班级建立电子故事库,用”腾讯文档”实时共享。我在朝阳区某园实践时,家长每周自发上传3-5条家庭观察故事,形成教育闭环。 - “哇时刻”捕捉术
深圳名师王微丽推崇的秘诀:
• 拍摄15秒短视频+关键帧截图
• 用”我看见…这让我想到…”句式描述
比如把小朋友雨天踩水花的视频配文:”小雨发现水花会随力度变化,这让我想到爱因斯坦的’惊奇心’理论” - 家长沙龙”解码器”
每月举办”故事解码工作坊”,流程:
观看故事片段→分组解读→专家(就是我们!)揭示《3-6岁指南》对应点→制定支持策略。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数据显示,这种方式让教养一致性提升62%。
💡【高阶玩法】
• 制作”成长故事地图”:将学习故事按《指南》五大领域可视化
• 开发”家庭响应包”:针对每个故事配备3个家庭延伸游戏
• 建立”儿童学习共同体”:邀请家长成为故事评价员
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曾说:”真正的教育评价应该是让成长看得见。”当家长通过故事看见孩子在”搭积木”背后展现的几何思维、合作精神时,家园共育就进入了量子纠缠般的深度连接状态。
(随文附学习故事模板及《指南》对应关系表,需要的老师可以留言”魔法故事”获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