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最近正好在清华大学幼教峰会上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兢教授讨论过这个话题。来,让我们从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一下:
🌟【AI赋能角色设计的三大突破点】🌟
- 动态成长算法(以皮亚杰认知理论为基础)
我们团队测试过ChatGPT设计的”小树精成长线”,发现AI能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自动调整角色挑战难度。比如当幼儿连续答对3个问题,角色会从”害羞小树”进阶到”勇敢树勇士”,这种即时反馈是传统绘本做不到的。 - 千人千面角色库(参照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去年在杭州某幼儿园的实验中,AI根据幼儿的互动偏好生成了8类角色原型:逻辑型的小侦探、艺术型的小画家…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这种个性化设计使幼儿参与度提升47%。 - 成长可视化系统(融合蒙台梭利教育观)
最让我惊喜的是AI生成的”成长花瓣图”——每完成一个教育目标,角色身上就会绽放一片花瓣。上海名师应彩云最近在她的公开课上就运用了这个设计,孩子们为了帮”小花仙”集齐花瓣,主动完成了多项发展任务。
🎯【实操建议】🎯
1)先用”布鲁姆情感目标分类表”设定6个成长维度
2)输入3-5个典型幼儿行为样本训练AI
3)设置”成长保护阀”(避免角色突变造成认知混乱)
💡最新案例:深圳南山区某园使用Midjourney+GPT设计的”海洋探险家”角色线,通过珊瑚礁变色来映射幼儿社会性发展,这个设计刚刚获得了2023年全国幼教信息化创新大赛特等奖。
建议老师们可以从小切口尝试,比如先做一个”情绪小怪兽”的周成长计划。期待看到更多AI+传统叙事的创新实践!下次教研活动我们可以继续深度探讨这个议题。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