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3招,帮家长打通情感引导”任督二脉”(附实操话术)
亲爱的幼师同仁们,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怎么帮助那些”硬核育儿”的家长学会情感引导式沟通?就像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说的:”幼儿教育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家长成为更好的家长。”
一、情感引导缺失的”诊断手册”
先来看几个典型的”症状”:
- “不许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威胁式)
- “你看看人家小明多乖!”(比较式)
- “说了多少遍还记不住!”(指责式)
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我国约有43.6%的家长存在情感引导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家长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爱。
二、幼师的”三步引导法”
第一招:示范教学法
在家长接送孩子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宝贝,老师看到你今天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了,你一定觉得很开心对不对?”(正向强化+情感命名)
家长在旁边听着,自然就学会了。
第二招:情境再现法
像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常做的那样,录下这样的场景:
当孩子摔倒了…
× “不疼不疼,快起来”
√ “摔倒了有点疼是不是?让老师看看…下次我们走慢一点”
第三招:游戏渗透法
设计”情绪猜猜乐”亲子游戏:
准备情绪卡片(开心、生气、难过等),让家长和孩子轮流表演和猜测。李跃儿芭学园的实践表明,这种游戏能让亲子情感连接提升60%。
三、给家长的”急救话术包”
当家长问”那具体该怎么说”时,给他们这些”万能公式”:
- 描述行为:”妈妈看到你抢了妹妹的玩具…”
- 命名情绪:”你是不是觉得那个玩具特别好玩?”
- 提供选择:”你可以等妹妹玩完,或者选另外一个玩具好吗?”
记得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过:”好的教育就像给种子浇水,不能一下子倒进去,要慢慢浸润。”
四、特别提醒
- 时机选择:建议在放学后15分钟的”黄金时段”沟通
- 沟通频率:每周1-2次,每次不超过5分钟
- 记录反馈:建立”家长成长档案”,记录变化
最后分享一个深圳名师胡敏的金句:”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点燃的,正是家长们心中那份被传统教育观念遮盖的爱的本能。
您班上有没有特别擅长情感引导的家长?邀请他们来做分享吧!效果会出乎意料哦~
今日互动:
您用过最有效的情感引导话术是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点赞最高的3位将获得我整理的《亲子沟通100金句》电子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